解密中國生醫市場產業動態 - 生技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22-05-01T00:49

Table of Contents


https://geneonline.news/china-pharma-trend/


中國生醫市場在短短 4 年內從約 1.12 兆人民幣(2014 年)成長到約 1.53 兆人民幣
(2018 年),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達 8.2%,且預計在 2023 年成長至約 2.1 兆人民幣。
其中,中國生物藥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超越化學藥與中藥,以 19.4% 的速度從 2018
年約 2,622 億人民幣提升至 2023 年約 6,357 億人民幣,化學藥與中藥的年複合成長
率僅 3.5%、3.1%。

另外,中國生技製藥的投資環境也相比 10 年前豐富許多。據 BCG 統計,中國從 2010
至 2020 年崛起的生技製藥企業高達 141 家,相比 2000 至 2010 年成長 178%,且相比
同年美國、歐洲、日本等大型經濟體負成長的局勢來看,中國的生技製藥創業風氣相當興
盛。

「10 年前要在北京創業,除非是成功的連續創業家,不然以當時的投資市場很難資助一
間公司營運」中國百濟神州 BeiGene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John Oyler 指出,現在中國
投資景氣截然不同,環境十分活躍,時常可見大型合作案與投資案,同時競爭也將越來越
大。

據全球投資銀行 Torreya 發布的《The Pharma 1000》,中國依照市值排名前 5 大企業
分別為江蘇恆瑞醫藥(全球第 21 名)、揚子江藥業(全球第 27 名)、石藥集團(全球
第 30 名)、智飛生物(全球第 32 名)、豪森藥業(全球第 37 名)。

Torreya 於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在 2010 至 2020 年間積極推動創新藥物研發,加速中
國生技產業的現代化,這讓中國生技業在過去 5 年企業估值共增加 5,000 億美元,也明
顯表現在《The Pharma 1000》的榜單中,中國企業排名往前,更有新企業加入榜單。


中國轉型研發 First-in-class 藥物,強調在地化研發

生醫市場高度需要跨界合作創造創新,在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情況下,中國生技市場也衍
生出不少破壞式創新,打破現下企業的營運模式與研發界線。2021 年度 BIO CEO &
Investor 大會中,多位長期深耕中國生技市場的業界專家也針對「 China as an
Emerging Center of Innovation」的主題發表看法,剖析中國研發趨勢。

Johnson & Johnson 上海 JLABS 負責人 Sharon Chan 指出,放眼中國市場,人工智慧、
數據科學、再生醫學、3D 列印、基因療法、自動化、微生物是中國的研發焦點所在,更
是技術跨界整合後出現的新興市場。且因為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扭轉全球工作、行
為模式的影響,中國將積極投資如遠距醫療等數位轉型的應用,且把注意力拉回到在地化
研發、製造與創新。

另外,中國從低成本製造優勢轉型開發 First-in-class 藥物的力度也出現成效,目前已
有不少新創、企業加碼投資炎症、自體免疫、癌症、代謝疾病藥物開發,試圖在中國奠基
堅實的 R&D 基礎。同時,中國也依照生技產業動態積極修法,降低藥物、臨床試驗審核
時間,加速流程。在 2011 年需耗費 31 個月通過創新藥物的臨床試驗申請,但 2018 年
僅需 2 個月就能處理完畢。

中國生技市場的轉型將帶來 2 大變化。Oyler 執行長指出,其一是中國加入全球臨床試
驗將有助降低成本,中國具有龐大的患者族群,開放各國進行臨床試驗對雙方皆有效益。
第二,中國研發藥物的定價未必會像美國這麼高,主要會集中在如何讓更多患者取得藥物
。而來自世界 2 大經濟體的不同定價策略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市場變化。

國際人才、新創湧入中國生技業

另一方面,近年不少海外人才與新創湧入中國生技業,在 Johnson & Johnson 上海
JLABS 進駐的 46 個新創中,可發現只有 50% 來自中國內地,有一半新創來自加拿大、
美國、香港、新加坡、臺灣、日韓、澳洲等地。且據統計,中國 75% 頂尖人才大多有至
少 5 年的海外研究經驗。

且國際藥廠也透過中國在地廠商投資中國,從細胞/基因療法市場中就可看到,Gilead 子
公司 Kite Pharma 與上海復星醫藥(Fosun Pharma)研發標靶 CD19 的 CAR-T 藥物
Yescarta、Juno 與中國藥明康德(WuXi AppTec)研發標靶 CD19 的 JCAR017 以及
Johnson & Johnson 旗下 Janssen 與傳奇生物科技 Legend Biotech 研發標靶 BCMA 的
LCAR-B38M 等案例。

海外企業頻繁與中國生技業合作的情況代表著 3 件事。首先,海外生技人才正在湧入中
國,而這將活化中國生技業的跨界整合與技術研發,強化跨國、跨鏈、跨領域的合作動能
。再來,人才湧入的背後代表市場機會大,中國生醫市場無疑是一塊大餅,且仍有許多醫
護需求尚未被滿足,發展潛力巨大。第三,在跨國合作頻繁的局勢下,中國在地企業為了
維持國際競爭力,勢必得尋找合適夥伴走入國際市場。

中國 3 大生技園區:上海張江高、蘇州工業、北京中關村

生技企業難以單打獨鬥,需要跨界合作才能維持高競爭力,這對市場龐大的中國也不例外
。過去中國長期面臨低基礎研究、低創新能力、審核流程冗長、合作障礙高等挑戰,因此
中國和許多國家一樣,採取成立生技園區的方式以促進跨領域合作、吸引資本與人才,改
善產業問題。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內有 600 家以上生技與生醫新創,目前已開發出 400 種以上藥物,
取得 1,000 多項專利授權,超過 130 個藥物進入臨床試驗。2019 年該園區的總營收額
約 721 億人民幣,目前全球前 10 大跨國藥廠中有 8 家皆將研發中心設立於此。

--
Tags: 生技

All Comments

台灣生技創新人才資料庫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2-04-24T11:30
小弟任職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已多年, 在此推薦一個專為生技創新人才所建立的資料庫, 提供生技產業相關求職者與徵才公司一個交流平台, 是由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學苑工作團隊所建立的資料庫, 初期職缺以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合作或進駐的廠商為主, 配合園區4/28-29 DEMO DAY活動,現場也會有廠 ...

Image Analytics in Medicine and Pharma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4-24T09:44
【MTBA 五月webinar】 Image Analytics in Medicine and Pharma 【講座介紹】 大家好,MTBA 五月 Webinar 將於 5/6 (Fri) 美中時間晚間 6 pm 舉行! 此次我們請到在著名 GSK 藥廠 擔任 Investigator 的徐志揚博士, ...

[問卷]生物系畢業工作與感受調查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2-04-23T23:39
各位生物產業前輩們好: 我們想要調查生物產業從業人員,在生物系就學與畢業後就業之感受 希望請前輩們幫忙填寫不記名的調查問卷 大約會耽誤您三分鐘寶貴時間 雖然我們目前沒有能力提供回饋,但您的回答不會白費,研究結果我們會分享給大家,懇 請各位生物界的朋友多多幫忙,謝謝 問卷連結: https://forms.g ...

Mary avatar
By Mary
at 2022-04-21T09:19
順便詢問一個藥品時效問題 1. 某A原料是某藥品的API 其原料效期3年,下禮拜過期 但是在這禮拜就做好成品 成品效期也3年 這樣不就代表A原料起死回生嗎? 這樣能不能檢舉? 2. 假設上一題只是有疑慮但沒問題 該原料在過期前進入製程 結果製程時間太久 在製程期間,A原料就過期了 這樣成 ...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22-04-13T13:17
機動性稽核查廠又來了☺ 一堆東西放在走廊地板 這樣怎麼會符合PIC/S GMP呢!? 很想知道這次可以花多少錢把事情壓下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