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商的利潤? - 國貿工作討論

By Adele
at 2012-06-11T16:06
at 2012-06-11T16:0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jack (fjack)》之銘言:
: 我們是開工廠,但是我個人也有承接其它類型的訂單,客戶有需求,
: 就接,也曾經賣過各種不同的設備,有些OEM的單子客人也會問..
: 現在台灣,工廠跟貿易商都很難經營,貿易商面臨競爭者愈來愈多,
: 很多工廠都直接強碰貿商客源了..
: 我的經驗是,只要能力夠,人人都可以是貿商,尤其現在台灣很多都是小量
: 多樣的訂單,那怕是自己一人,只要熟悉產業製造流程,也能為客戶提供各式產品..
這個有點太言過其實了 自己一人就算熟悉產業製造流程 但是人力? 資源?
還有工廠的小量都需要最小出貨量 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請人代工!
: 最近朋友借我一本腳踏車產業名錄,一本大概一千五百頁,都是台灣的腳踏車
: 相關產業, 發現裡頭有些產品還是我工廠OEM代工的..!
: 愈是少樣多樣的訂單,貿商愈有空間...腳踏車業大量的零配件就有這個特性..
: 工廠不利的點就在這裡,工廠都喜歡做大批量的訂單,少量不接,這樣情況在
: 歐美也是一樣,我一個客戶跟我說當地廠商跟他說量太少,開了一個天價給他
: ,然後說不爽不要做... 所以貿商都會抱怨工廠難配合..
: 但也沒辦法,一台機械,少則數百萬,多則破千萬,如果無法24小時run,每天
: 換模,換產品線,連機械的錢都賺不回來, 因為台灣經商的環境很差, 我們要投資
: 機械都很保守,儘可能不投資設備,都外包,才是最好的策略! 非常多的工
: 廠也都是外包,畢竟投資新的產線以現在的毛利來說已經不合理了!
: 維持工廠,只做量比較大的訂單,另外就是做門面,跟客戶說自己有工廠..
: 但同樣都是外包給外面工廠加工, 工廠跟貿商的利基差別不大...
: 非常多的工廠都有貿易部門,跟貿商界限不大,甚至老闆自己還另外開間貿易
: 公司在做五鬼運財淘空工廠..
頂多只能五鬼搬運 掏空的話自己也會跟著爆 頂多自己在用人頭開另外一間
知道哪裡有單 在下單給原公司吸血 就像下面那篇所說的大陸業務
: 另外,賺錢並不是只看淨利的,而是看量,營業額衝大,收款回收快,賺得錢就多
: 例如,一個月做1千萬,淨利5%,才賺50萬,但做1億,同樣5%,就賺了500萬了,
: 市場上,量大的東西,除非只有你會做,不然量愈大,利潤愈低是一定的
: 現在台灣最慘的就是沒有接單能力的家庭工小廠,專接上遊外包下來
: 量小,難做,利潤低的單..
: 台灣的客戶一般是最糟的!包含貿商客戶! 因為價格爛,付款超久,還會扣款
: ,比如我一個賣鐵材的朋友就抱怨, 某上市公司,跟他買NTD 三千多塊,
: 他花了3個月請款,然後對方開了張180天票期支票,然後說這是台灣付款的趨勢...!
: 其實我做到現在,也認為台灣的客戶是最沒路用又最陰險的...付款拖又GY, 每家都
: 以為自己是大廠.. 不爽做了,又靠爸說他找不到人做~
: 這些台灣客戶,其實他們也很怕工廠,萬一工廠養大了,就不甩他們了,甚至回頭
: 反咬一口, 他們的策略都一樣, 培植好幾間不同的供應商,甚至鼓勵裡頭員
: 工創業(你創業我給訂單), 萬一你被騙上當創業了,再將利潤砍到最低
: (不爽不要接,反正你剛創業要繳貸款又沒訂單!) ,最後則是無限期拖久尾款~
: 訂單做愈多,被欠的尾款愈多,目的就是讓你半死不活,要長期依賴他,當個聽話
: 的狗~
: 總之,做生意,要隨時居安思危,台灣的商場是沒有信任感的,除了錢之外,其它
: 交情都是假的...還是靠自己去衝國外訂單最實在..
沒人脈 沒交情 沒情報 要怎麼衝?
: 如果有打算自己創業的,就好好想想吧,上述說的都是真實的現況..
: ※ 引述《ElleveN (如果..)》之銘言:
: : 大家好~ 在這個版上潛浮了很久,今天第一次發問。
: : 在爬文的時候,看到有人提到有些「很賺錢的貿易商」隨便年終都四五萬的~
: : 我想了解一下,大家所謂的「很賺錢」的定義是?
: : 我是在一家小貿易商(進口商)裡工作的國貿人員,公司很小,
: : 員工也很少,實際"外聘"的員工約1~3位,所以常常是"校長兼撞鐘"
: : 對於大家眼中「很賺錢」的貿易商的定義很好奇,到底淨利幾%才算是「很賺錢」?
: : 雖然我自己本身認為老闆賺再多的錢也不干我的事
: : 因為不會因為老闆業蹟突破設定的目標,在裡面的小員工也有得分一杯羹
: : 最近接連一直聽到有人說 老闆開名車、住豪宅,
: : 而員工的薪水或福利沒跟他的車子或房子一樣升級,甚至年終少得可憐,
: : 因而覺得不平~
: : 但我個人卻覺得還好~ 畢竟那些業蹟是他自己去打拼出來的~
: : 我們只是後勤的工作補給而已。
: : 不知道是我想太少,還是別人想太多,剛好又看到有人分享的經驗,
: : 才想問問版上的大大們,聽到"貿易商"的營運情況是什麼樣子?
: : 本來以為台灣的英文教育越來越普遍了,所以貿易商會漸漸失去以往的優勢(語文),
: : 因為只要工廠徵個國貿人員就可以取代,沒想到某些行業還真的是沒貿易商不行。
: : 我個人其實是比較偏向在工廠工作的感覺,畢竟很多貿易商都是左手進、右手出,
: : 賺取「暴利」。而相較之下的製造廠,好像是被貿易商剝削了。這好像離題了 :P
--
: 我們是開工廠,但是我個人也有承接其它類型的訂單,客戶有需求,
: 就接,也曾經賣過各種不同的設備,有些OEM的單子客人也會問..
: 現在台灣,工廠跟貿易商都很難經營,貿易商面臨競爭者愈來愈多,
: 很多工廠都直接強碰貿商客源了..
: 我的經驗是,只要能力夠,人人都可以是貿商,尤其現在台灣很多都是小量
: 多樣的訂單,那怕是自己一人,只要熟悉產業製造流程,也能為客戶提供各式產品..
這個有點太言過其實了 自己一人就算熟悉產業製造流程 但是人力? 資源?
還有工廠的小量都需要最小出貨量 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請人代工!
: 最近朋友借我一本腳踏車產業名錄,一本大概一千五百頁,都是台灣的腳踏車
: 相關產業, 發現裡頭有些產品還是我工廠OEM代工的..!
: 愈是少樣多樣的訂單,貿商愈有空間...腳踏車業大量的零配件就有這個特性..
: 工廠不利的點就在這裡,工廠都喜歡做大批量的訂單,少量不接,這樣情況在
: 歐美也是一樣,我一個客戶跟我說當地廠商跟他說量太少,開了一個天價給他
: ,然後說不爽不要做... 所以貿商都會抱怨工廠難配合..
: 但也沒辦法,一台機械,少則數百萬,多則破千萬,如果無法24小時run,每天
: 換模,換產品線,連機械的錢都賺不回來, 因為台灣經商的環境很差, 我們要投資
: 機械都很保守,儘可能不投資設備,都外包,才是最好的策略! 非常多的工
: 廠也都是外包,畢竟投資新的產線以現在的毛利來說已經不合理了!
: 維持工廠,只做量比較大的訂單,另外就是做門面,跟客戶說自己有工廠..
: 但同樣都是外包給外面工廠加工, 工廠跟貿商的利基差別不大...
: 非常多的工廠都有貿易部門,跟貿商界限不大,甚至老闆自己還另外開間貿易
: 公司在做五鬼運財淘空工廠..
頂多只能五鬼搬運 掏空的話自己也會跟著爆 頂多自己在用人頭開另外一間
知道哪裡有單 在下單給原公司吸血 就像下面那篇所說的大陸業務
: 另外,賺錢並不是只看淨利的,而是看量,營業額衝大,收款回收快,賺得錢就多
: 例如,一個月做1千萬,淨利5%,才賺50萬,但做1億,同樣5%,就賺了500萬了,
: 市場上,量大的東西,除非只有你會做,不然量愈大,利潤愈低是一定的
: 現在台灣最慘的就是沒有接單能力的家庭工小廠,專接上遊外包下來
: 量小,難做,利潤低的單..
: 台灣的客戶一般是最糟的!包含貿商客戶! 因為價格爛,付款超久,還會扣款
: ,比如我一個賣鐵材的朋友就抱怨, 某上市公司,跟他買NTD 三千多塊,
: 他花了3個月請款,然後對方開了張180天票期支票,然後說這是台灣付款的趨勢...!
: 其實我做到現在,也認為台灣的客戶是最沒路用又最陰險的...付款拖又GY, 每家都
: 以為自己是大廠.. 不爽做了,又靠爸說他找不到人做~
: 這些台灣客戶,其實他們也很怕工廠,萬一工廠養大了,就不甩他們了,甚至回頭
: 反咬一口, 他們的策略都一樣, 培植好幾間不同的供應商,甚至鼓勵裡頭員
: 工創業(你創業我給訂單), 萬一你被騙上當創業了,再將利潤砍到最低
: (不爽不要接,反正你剛創業要繳貸款又沒訂單!) ,最後則是無限期拖久尾款~
: 訂單做愈多,被欠的尾款愈多,目的就是讓你半死不活,要長期依賴他,當個聽話
: 的狗~
: 總之,做生意,要隨時居安思危,台灣的商場是沒有信任感的,除了錢之外,其它
: 交情都是假的...還是靠自己去衝國外訂單最實在..
沒人脈 沒交情 沒情報 要怎麼衝?
: 如果有打算自己創業的,就好好想想吧,上述說的都是真實的現況..
: ※ 引述《ElleveN (如果..)》之銘言:
: : 大家好~ 在這個版上潛浮了很久,今天第一次發問。
: : 在爬文的時候,看到有人提到有些「很賺錢的貿易商」隨便年終都四五萬的~
: : 我想了解一下,大家所謂的「很賺錢」的定義是?
: : 我是在一家小貿易商(進口商)裡工作的國貿人員,公司很小,
: : 員工也很少,實際"外聘"的員工約1~3位,所以常常是"校長兼撞鐘"
: : 對於大家眼中「很賺錢」的貿易商的定義很好奇,到底淨利幾%才算是「很賺錢」?
: : 雖然我自己本身認為老闆賺再多的錢也不干我的事
: : 因為不會因為老闆業蹟突破設定的目標,在裡面的小員工也有得分一杯羹
: : 最近接連一直聽到有人說 老闆開名車、住豪宅,
: : 而員工的薪水或福利沒跟他的車子或房子一樣升級,甚至年終少得可憐,
: : 因而覺得不平~
: : 但我個人卻覺得還好~ 畢竟那些業蹟是他自己去打拼出來的~
: : 我們只是後勤的工作補給而已。
: : 不知道是我想太少,還是別人想太多,剛好又看到有人分享的經驗,
: : 才想問問版上的大大們,聽到"貿易商"的營運情況是什麼樣子?
: : 本來以為台灣的英文教育越來越普遍了,所以貿易商會漸漸失去以往的優勢(語文),
: : 因為只要工廠徵個國貿人員就可以取代,沒想到某些行業還真的是沒貿易商不行。
: : 我個人其實是比較偏向在工廠工作的感覺,畢竟很多貿易商都是左手進、右手出,
: : 賺取「暴利」。而相較之下的製造廠,好像是被貿易商剝削了。這好像離題了 :P
--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2-06-16T08:55
at 2012-06-16T08:55

By Lucy
at 2012-06-21T01:45
at 2012-06-21T01:45

By Linda
at 2012-06-25T18:35
at 2012-06-25T18:35

By Caitlin
at 2012-06-30T11:25
at 2012-06-30T11:25

By Catherine
at 2012-07-05T04:14
at 2012-07-05T04:14

By Andy
at 2012-07-09T21:04
at 2012-07-09T21:04

By Annie
at 2012-07-14T13:54
at 2012-07-14T13:54

By Linda
at 2012-07-19T06:44
at 2012-07-19T06:44

By Lauren
at 2012-07-23T23:34
at 2012-07-23T23:34

By Rachel
at 2012-07-28T16:23
at 2012-07-28T16:23

By Regina
at 2012-08-02T09:13
at 2012-08-02T09:13

By Dorothy
at 2012-08-07T02:03
at 2012-08-07T02:03

By Yuri
at 2012-08-11T18:53
at 2012-08-11T18:53
Related Posts
超捷面試

By Rachel
at 2012-06-11T15:17
at 2012-06-11T15:17
公保改年金 退休最多領8成月薪

By Joe
at 2012-06-11T10:46
at 2012-06-11T10:46
農會跟台土銀的選擇?

By Puput
at 2012-06-11T10:09
at 2012-06-11T10:09
在歐洲哪個國家工作最爽

By Lucy
at 2012-06-11T03:01
at 2012-06-11T03:01
在大陸寄電子產品到美國,用EMS可以嗎?

By Hedy
at 2012-06-10T22:16
at 2012-06-10T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