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世運] 大推七月號"台灣建築"雜誌--介紹 … - 土木
By Xanthe
at 2009-07-20T21:10
at 2009-07-20T21:1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rchitecture 看板]
作者: yksd (楊95............NNI 看板: Architecture
標題: [轉錄][世運] 大推七月號"台灣建築"雜誌--介紹世運主 …
時間: Sat Jul 18 17:16:31 2009
※ [本文轉錄自 Kaohsiung 看板]
作者: modjo (modjo)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世運] 大推七月號"台灣建築"雜誌--介紹世運主場館
時間: Sat Jul 18 15:44:22 2009
逛書店不小心看到這本雜誌
結果內容太豐富
站著翻不過癮就把它買回來了~XD
這一期的重點就是介紹世運主場館
雜誌用了將近半本的篇幅
圖文並茂非常詳細的介紹了體育館從競圖 建造到完成的完整過程
其中包括建造期間遇到的種種困難 還有很多東西為什麼要那樣設計 設計的過程有何考量
真的非常詳細(而且都有配合圖片跟照片解說)
因為內容實在很豐富
只能稍微介紹一下書本中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一些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案子是怎麼開始的
應該也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場館能蓋成
其實要謝謝日本人:P
簡單的來說
這是日本人的腦袋+台灣人的身體合作蓋出來的建築
說是日本人的腦袋不只因為設計師是日本人
而是因為工程中很多困難度極高的技術
都是由日本的公司負責技術指導跟協助
大致說明一下這個案子的發展過程
一開始想要參與這個案子競圖的是台灣的劉培森建築事務所
他們希望能夠組成一個國際團隊建造一座符合國際規格的體育館
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找外國的團隊一起合作
而他們選擇的對象...
如果有看日職或亞洲職棒大賽的人
一定都看過一個名字
日本巨蛋外野看板上長駐的大名
竹中工務店
看到"店"很多人一定誤以為這是什麼路邊的小公司
結果這是一家專門建造體育設施的專業級大公司
然後伊東豐雄其實也是透過竹中工務店的介紹
才答應參加這個工程
日本方面技術&設計的人找到之後
之後要開始找台灣負責建造的人
他們找的是互助營造
根據雜誌裡面說
互助營造以前從來不接政府公共工程的案子
(因為往往都是低價競標 做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看)
後來是看到有竹中跟伊東才願意參加這個團隊
建造的過程發生很多事情
包括設計 價格 還有台日理念上的折衝
這個請大家去翻雜誌
雜誌裡說到
到後來竹中工務店做這個案子其實是虧本的
但是日本人的想法就是我做這種國際大案
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所以他們不在意
而且在三年建造過程中
竹中都有派人長駐台灣負責技術指導
而且日本人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非常嚴格
例如雜誌裡有提到
互助營造跟竹中的人說
就台灣的標準 他們蓋的東西已經是最高等級的了
結果竹中回他:"這種東西在日本根本不合格!"
然後互助營造也是就甘心
我相信大家可能有印象
中間曾經發生預算被中央凍結 結果工程款付不出來
結果是互助營造自己先墊付款項
最後才能如期完成工程
另外提一下
互助營造為了能夠精準的建造那個馬鞍形狀的水泥結構
(我不是念建築 不過看雜誌介紹 這好像是個很難的技術)
花了兩千萬先做了一比一的實體模型
然後利用這個模型來測試整個搭建的過程
然後那個環繞整個體育館 彎彎曲曲的鋼條
要把它彎的很漂亮也是很難的技術
(雜誌裡說:大家看到造出來的成果 都忘了那是很硬很硬的"鋼" 不是"塑膠"!XD)
最後
雜誌裡劉培森建築師的訪談中
有一段提到"媒體"的問題
沒錯
就是台灣的"媒體"
這是提到為什麼他們要求高品質
而且做的戰戰兢兢
劉培森的回答
我把雜誌上的文章摘錄出來:
"例如(萬一發生)漏水這件事情, 所衍生的不一定是技術性的問題,也可能會是媒體上的問
題. 只要有一處漏水, 人家就說竹中工務店做的頂會漏水, 這是很麻煩的事情, 尤其台灣
這種政治生態, 很多人就會說你花那麼多時間做一個會漏水的屋頂; 換句話說雖然那個
東西是可以解決的,處裡的. 但是媒體一出來之後, 你就完了". 所以很多政
策上的考量 我們會找來互助 我 還有竹中的高層 甚至他們的副社長來台灣 一起談這個問
題.....把這一種很不容易的解決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我們應該謝謝恐怖的台灣媒體嗎?XD
總之
我真的推薦大家花個200元把這本雜誌買回家看
(或者在書店翻一下也好)
尤其如果你想去主場館參觀
或者你希望能為親朋好友國外朋友介紹主場館
看完雜誌的介紹
你會更知道該(注意)看哪些地方
(裡面的樹木 草地 座椅 走道 燈光 顏色全部都有學問)
這是來自雜誌官網的簡介:
http://www.ta-mag.net/166-feature.htm
台灣建築的完全打擊:
2009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設計興建全記錄
由台灣主辦的世界運動會,即將於7月16日開幕,為此盛會特別興建的世運會主場館也將
於此時與全世界見面。因應此歷史性時刻,《台灣建築》雜誌特別製作了〈台灣建築的完
全打擊:2009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設計興建全記錄〉特輯,除詳細揭露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艱
辛的設計興建過程,也藉此探討此建築如何以「台灣製造」締造了世界建築的新走向。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是伊東豊雄繼日本仙台多媒體中心之後,最令國際建築界矚目的一件大
型作品,《台灣建築》雜誌因此於今年3月號,率先登出本案的建築成果。接著,為詳實
記錄這個擁有世界首創螺旋結構造型的體育場館,在極為緊湊設計與興建過程(從設計到
施工完成不過三年),發生的許多少為人知的「世界第一」的故事,特別再製作了本特輯
,以進行深度報導。為了達到伊東豊雄流暢感十足的建築物造型,有著極為繁複的整合過
程被啟動;施工階段更是有著許多困難技術必須去克服與面對。但在設計與施工單位上下
一心,秉持著把事情做好為使命之下,台灣的建築可說因為主場館而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也為世界建築創了新的標準。本期在劉培森建築師與吳本忠建築師的協助之下,終於有
機會向關心這塊土地建築的讀者們,揭開並記錄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美麗容貌下艱辛的養成
過程。
--
作者: yksd (楊95............NNI 看板: Architecture
標題: [轉錄][世運] 大推七月號"台灣建築"雜誌--介紹世運主 …
時間: Sat Jul 18 17:16:31 2009
※ [本文轉錄自 Kaohsiung 看板]
作者: modjo (modjo)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世運] 大推七月號"台灣建築"雜誌--介紹世運主場館
時間: Sat Jul 18 15:44:22 2009
逛書店不小心看到這本雜誌
結果內容太豐富
站著翻不過癮就把它買回來了~XD
這一期的重點就是介紹世運主場館
雜誌用了將近半本的篇幅
圖文並茂非常詳細的介紹了體育館從競圖 建造到完成的完整過程
其中包括建造期間遇到的種種困難 還有很多東西為什麼要那樣設計 設計的過程有何考量
真的非常詳細(而且都有配合圖片跟照片解說)
因為內容實在很豐富
只能稍微介紹一下書本中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一些事情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案子是怎麼開始的
應該也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場館能蓋成
其實要謝謝日本人:P
簡單的來說
這是日本人的腦袋+台灣人的身體合作蓋出來的建築
說是日本人的腦袋不只因為設計師是日本人
而是因為工程中很多困難度極高的技術
都是由日本的公司負責技術指導跟協助
大致說明一下這個案子的發展過程
一開始想要參與這個案子競圖的是台灣的劉培森建築事務所
他們希望能夠組成一個國際團隊建造一座符合國際規格的體育館
他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找外國的團隊一起合作
而他們選擇的對象...
如果有看日職或亞洲職棒大賽的人
一定都看過一個名字
日本巨蛋外野看板上長駐的大名
竹中工務店
看到"店"很多人一定誤以為這是什麼路邊的小公司
結果這是一家專門建造體育設施的專業級大公司
然後伊東豐雄其實也是透過竹中工務店的介紹
才答應參加這個工程
日本方面技術&設計的人找到之後
之後要開始找台灣負責建造的人
他們找的是互助營造
根據雜誌裡面說
互助營造以前從來不接政府公共工程的案子
(因為往往都是低價競標 做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看)
後來是看到有竹中跟伊東才願意參加這個團隊
建造的過程發生很多事情
包括設計 價格 還有台日理念上的折衝
這個請大家去翻雜誌
雜誌裡說到
到後來竹中工務店做這個案子其實是虧本的
但是日本人的想法就是我做這種國際大案
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所以他們不在意
而且在三年建造過程中
竹中都有派人長駐台灣負責技術指導
而且日本人對品質的要求非常非常嚴格
例如雜誌裡有提到
互助營造跟竹中的人說
就台灣的標準 他們蓋的東西已經是最高等級的了
結果竹中回他:"這種東西在日本根本不合格!"
然後互助營造也是就甘心
我相信大家可能有印象
中間曾經發生預算被中央凍結 結果工程款付不出來
結果是互助營造自己先墊付款項
最後才能如期完成工程
另外提一下
互助營造為了能夠精準的建造那個馬鞍形狀的水泥結構
(我不是念建築 不過看雜誌介紹 這好像是個很難的技術)
花了兩千萬先做了一比一的實體模型
然後利用這個模型來測試整個搭建的過程
然後那個環繞整個體育館 彎彎曲曲的鋼條
要把它彎的很漂亮也是很難的技術
(雜誌裡說:大家看到造出來的成果 都忘了那是很硬很硬的"鋼" 不是"塑膠"!XD)
最後
雜誌裡劉培森建築師的訪談中
有一段提到"媒體"的問題
沒錯
就是台灣的"媒體"
這是提到為什麼他們要求高品質
而且做的戰戰兢兢
劉培森的回答
我把雜誌上的文章摘錄出來:
"例如(萬一發生)漏水這件事情, 所衍生的不一定是技術性的問題,也可能會是媒體上的問
題. 只要有一處漏水, 人家就說竹中工務店做的頂會漏水, 這是很麻煩的事情, 尤其台灣
這種政治生態, 很多人就會說你花那麼多時間做一個會漏水的屋頂; 換句話說雖然那個
東西是可以解決的,處裡的. 但是媒體一出來之後, 你就完了". 所以很多政
策上的考量 我們會找來互助 我 還有竹中的高層 甚至他們的副社長來台灣 一起談這個問
題.....把這一種很不容易的解決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我們應該謝謝恐怖的台灣媒體嗎?XD
總之
我真的推薦大家花個200元把這本雜誌買回家看
(或者在書店翻一下也好)
尤其如果你想去主場館參觀
或者你希望能為親朋好友國外朋友介紹主場館
看完雜誌的介紹
你會更知道該(注意)看哪些地方
(裡面的樹木 草地 座椅 走道 燈光 顏色全部都有學問)
這是來自雜誌官網的簡介:
http://www.ta-mag.net/166-feature.htm
台灣建築的完全打擊:
2009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設計興建全記錄
由台灣主辦的世界運動會,即將於7月16日開幕,為此盛會特別興建的世運會主場館也將
於此時與全世界見面。因應此歷史性時刻,《台灣建築》雜誌特別製作了〈台灣建築的完
全打擊:2009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設計興建全記錄〉特輯,除詳細揭露高雄世運會主場館艱
辛的設計興建過程,也藉此探討此建築如何以「台灣製造」締造了世界建築的新走向。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是伊東豊雄繼日本仙台多媒體中心之後,最令國際建築界矚目的一件大
型作品,《台灣建築》雜誌因此於今年3月號,率先登出本案的建築成果。接著,為詳實
記錄這個擁有世界首創螺旋結構造型的體育場館,在極為緊湊設計與興建過程(從設計到
施工完成不過三年),發生的許多少為人知的「世界第一」的故事,特別再製作了本特輯
,以進行深度報導。為了達到伊東豊雄流暢感十足的建築物造型,有著極為繁複的整合過
程被啟動;施工階段更是有著許多困難技術必須去克服與面對。但在設計與施工單位上下
一心,秉持著把事情做好為使命之下,台灣的建築可說因為主場館而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也為世界建築創了新的標準。本期在劉培森建築師與吳本忠建築師的協助之下,終於有
機會向關心這塊土地建築的讀者們,揭開並記錄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美麗容貌下艱辛的養成
過程。
--
Tags:
土木
All Comments
By Suhail Hany
at 2009-07-23T06:51
at 2009-07-23T06:51
By Elvira
at 2009-07-27T05:18
at 2009-07-27T05:18
By Sierra Rose
at 2009-08-01T04:36
at 2009-08-01T04:36
By Caroline
at 2009-08-04T02:07
at 2009-08-04T02:07
By Mary
at 2009-08-05T01:29
at 2009-08-05T01:29
By Margaret
at 2009-08-09T04:00
at 2009-08-09T04:00
By Suhail Hany
at 2009-08-12T11:57
at 2009-08-12T11:57
By Oscar
at 2009-08-15T07:30
at 2009-08-15T07:30
By Skylar Davis
at 2009-08-16T23:59
at 2009-08-16T23:59
By Eden
at 2009-08-20T09:14
at 2009-08-20T09:14
By Skylar Davis
at 2009-08-22T14:25
at 2009-08-22T14:25
By Susan
at 2009-08-25T18:35
at 2009-08-25T18:35
By Noah
at 2009-08-30T06:58
at 2009-08-30T06:58
By Bethany
at 2009-09-03T05:16
at 2009-09-03T05:16
By Lily
at 2009-09-04T12:11
at 2009-09-04T12:11
By Ina
at 2009-09-04T20:20
at 2009-09-04T20:20
Related Posts
想對下水道推進施工多了解的新鮮人
By Belly
at 2009-07-20T06:11
at 2009-07-20T06:11
打赤膊施工
By Hedda
at 2009-07-19T22:07
at 2009-07-19T22:07
打赤膊施工
By Jake
at 2009-07-19T11:14
at 2009-07-19T11:14
打赤膊施工
By Callum
at 2009-07-19T00:29
at 2009-07-19T00:29
第一次看九華大地錄影帶
By Ingrid
at 2009-07-18T01:19
at 2009-07-18T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