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真的好辛苦 - 國貿工作討論
By Annie
at 2009-05-23T00:05
at 2009-05-23T00:05
Table of Contents
謝謝大家的分享與指教
我是要開發歐洲全新的市場 所以白天寄開發信處理一點雜事 晚上就要打電話
打電話主要是為了要到對的人的mail 然後寄我們產品資訊 再打電話詢問有沒有意願合作
因為常常他們看完信就忘了 除非是真的很有興趣
但是公司大的常會被總機要求先寄給他 他再轉寄 真的有沒有轉記我也不知道
要不就是總機說若他們有興趣他們會主動回我 想當然他們回的機率是零吧
最常就是打過去他們對應窗口人不在 然後就要一直打一直打.....
(歐洲人很常一天到晚都放假的樣子)
這樣一直做重複動作 然後大家不是說他們有相似產品就說現在他們沒興趣
讓我真的很沮喪 囧
當然這些失敗的潛在客戶可能一兩個月後要再打去試試
因為可能我打電話過去的時間不對而遭到拒絕
可我很想請問板上的大大 因為我找潛在客戶都是從競爭對手現有的通路去找
所以他們常常回覆我說他們有類似產品了
剛開始我都傻傻說 喔 好 謝謝你 掰掰
可我覺得我好像太消極 因為我們就是為了吃掉競爭對手的市佔率不是嗎
所以今天有一通 我就跟他說 我可以提供更好的品質與價格
然後這位客戶本來他沒興趣 他就改口說 好 那你把你價格寄來 我們再來決定
雖然有點擔心他是對價格有興趣 會不會有可能他跟某位競爭對手很要好
就把我們價格講出去 那競爭對手就有機會降價 那我們就更難做進去
但至少不是消極的掛斷電話 是有邁進小小的一步
可是當板上的大大 你們遇到這種情形時 你們都怎麼突破困境阿
我好想要有訂單阿~~~ 我不想再只是打電話要email阿
我好想要幫公司拉到客戶阿~~~~
大大們 多分享你們的開發血淚史吧 多給我們這些菜鳥一點建議吧
※ 引述《lucky1218 (瞳)》之銘言:
: ※ 引述《yoyowo (誰能告訴我)》之銘言:
: : 最近剛從小業助跳成國外業務 負責歐洲地區
: : 每天六點半下班後 吃完飯休息一下 就開始打電話給歐洲客人
: 不知原 po 是否能在上班時間打電話去呢?
: 台灣下午3點就是歐洲早上9點了,到下班時間6:30有很多機會可以打,
: 而且對方剛上班時通常比較有空聽你講。
: : 因為寫信給他們都石沉大海 一百封回的只有兩三封 這應該還算可以了
: : 所以要一直打電話跟他們要pm的email
: : 可他們常常接線生 轉來轉去 也不曉得他們到底有沒有幫我轉到對的人
: 在打電話前,要先想好你是要接哪個部門,
: 如果對方公司有網站,可以研究一下他們的部門怎樣分
: (多數公司在網站上都有寫有什麼部門)
: 打電話去可以直接請總機轉接採購部或sales/marketing等部門,
: 不用讓總機幫你想要轉哪裡 (我遇過總機反問我要轉哪個部門的 XDrz)
: : 要的email也常因為他們說的英文不是很懂 而得到錯的email
: 歐洲人在報 email 時,很容易唸成他們自己國家的字母發音,
: 你可以反問:你說的 E 是指 elephant 的 E 嗎?
: L 是指 London 的 L 嗎?類似這種的,
: 之後再重覆報一次對方的Email給他聽,讀慢一點,
: 因為他們有時候對英文字母的發音反應不過來,很容易聽錯或報錯。
: : 然後又要重新打電話過去 然後又轉來轉去不知道轉給誰
: 在第一次打電話時,就算沒有接到負責人,也一定要問出負責人的名字/分機/Email,
: 下次打電話時才能直接告訴總機你要找某某先生/小姐,否則就很難找到人,無限迴圈...
: : 光在要email階段上花了好多好多時間 寄給他們 又都沒下文
: : 打了一兩個禮拜 覺的好沮喪
: : 想直接跟他們介紹產品 又不知道是不是跟對的人說 他們也可能聽不懂
: : 我更覺得他們不想聽我說 囧
: 在電話中你可以簡單說明你想推薦什麼產品,
: 並告訴對方:我認為寫email向您詳細介紹敝公司和產品會更好,您認為呢?
: 通常用反問的方式,很少人不接受的。
: 掛斷電話後馬上寄信 (用outlook的話加讀取回條這項),就能確認對方是否有收到信。
: 過2天再打電話去確認一次,對方是否看過信了,感想如何,有興趣嗎?
: 如果對方說公司內還在討論,就下星期再追一次,
: 一開始大約2~3天追一次,之後就1星期追一次 (就是要讓對方記得我是誰!)
: 如果對方說沒興趣,可以再換個方式再推薦一次,
: 要讓對方感受到你們是真的很想推薦品質優良的產品,
: 而不是只是打電話或寫信來"盧"對方買自家產品。
: 希望這篇有點像心得的內容能對原 po 有幫助 XD
: ---
: 我進我們公司一年半了,到現在仍在開發,
: 除了日本不屬於我的範圍外,其他講英文的都要我負責 (小公司人員少)
: 不過我們是進口商,開發時推銷的是我們公司的信譽和行銷能力,
: 和原 po 賣產品的立場不同,但我想多少有點相關吧。
: 成功的機率蠻高的,不過通常合作告吹的原因是賣方的東西太貴... orz
--
我是要開發歐洲全新的市場 所以白天寄開發信處理一點雜事 晚上就要打電話
打電話主要是為了要到對的人的mail 然後寄我們產品資訊 再打電話詢問有沒有意願合作
因為常常他們看完信就忘了 除非是真的很有興趣
但是公司大的常會被總機要求先寄給他 他再轉寄 真的有沒有轉記我也不知道
要不就是總機說若他們有興趣他們會主動回我 想當然他們回的機率是零吧
最常就是打過去他們對應窗口人不在 然後就要一直打一直打.....
(歐洲人很常一天到晚都放假的樣子)
這樣一直做重複動作 然後大家不是說他們有相似產品就說現在他們沒興趣
讓我真的很沮喪 囧
當然這些失敗的潛在客戶可能一兩個月後要再打去試試
因為可能我打電話過去的時間不對而遭到拒絕
可我很想請問板上的大大 因為我找潛在客戶都是從競爭對手現有的通路去找
所以他們常常回覆我說他們有類似產品了
剛開始我都傻傻說 喔 好 謝謝你 掰掰
可我覺得我好像太消極 因為我們就是為了吃掉競爭對手的市佔率不是嗎
所以今天有一通 我就跟他說 我可以提供更好的品質與價格
然後這位客戶本來他沒興趣 他就改口說 好 那你把你價格寄來 我們再來決定
雖然有點擔心他是對價格有興趣 會不會有可能他跟某位競爭對手很要好
就把我們價格講出去 那競爭對手就有機會降價 那我們就更難做進去
但至少不是消極的掛斷電話 是有邁進小小的一步
可是當板上的大大 你們遇到這種情形時 你們都怎麼突破困境阿
我好想要有訂單阿~~~ 我不想再只是打電話要email阿
我好想要幫公司拉到客戶阿~~~~
大大們 多分享你們的開發血淚史吧 多給我們這些菜鳥一點建議吧
※ 引述《lucky1218 (瞳)》之銘言:
: ※ 引述《yoyowo (誰能告訴我)》之銘言:
: : 最近剛從小業助跳成國外業務 負責歐洲地區
: : 每天六點半下班後 吃完飯休息一下 就開始打電話給歐洲客人
: 不知原 po 是否能在上班時間打電話去呢?
: 台灣下午3點就是歐洲早上9點了,到下班時間6:30有很多機會可以打,
: 而且對方剛上班時通常比較有空聽你講。
: : 因為寫信給他們都石沉大海 一百封回的只有兩三封 這應該還算可以了
: : 所以要一直打電話跟他們要pm的email
: : 可他們常常接線生 轉來轉去 也不曉得他們到底有沒有幫我轉到對的人
: 在打電話前,要先想好你是要接哪個部門,
: 如果對方公司有網站,可以研究一下他們的部門怎樣分
: (多數公司在網站上都有寫有什麼部門)
: 打電話去可以直接請總機轉接採購部或sales/marketing等部門,
: 不用讓總機幫你想要轉哪裡 (我遇過總機反問我要轉哪個部門的 XDrz)
: : 要的email也常因為他們說的英文不是很懂 而得到錯的email
: 歐洲人在報 email 時,很容易唸成他們自己國家的字母發音,
: 你可以反問:你說的 E 是指 elephant 的 E 嗎?
: L 是指 London 的 L 嗎?類似這種的,
: 之後再重覆報一次對方的Email給他聽,讀慢一點,
: 因為他們有時候對英文字母的發音反應不過來,很容易聽錯或報錯。
: : 然後又要重新打電話過去 然後又轉來轉去不知道轉給誰
: 在第一次打電話時,就算沒有接到負責人,也一定要問出負責人的名字/分機/Email,
: 下次打電話時才能直接告訴總機你要找某某先生/小姐,否則就很難找到人,無限迴圈...
: : 光在要email階段上花了好多好多時間 寄給他們 又都沒下文
: : 打了一兩個禮拜 覺的好沮喪
: : 想直接跟他們介紹產品 又不知道是不是跟對的人說 他們也可能聽不懂
: : 我更覺得他們不想聽我說 囧
: 在電話中你可以簡單說明你想推薦什麼產品,
: 並告訴對方:我認為寫email向您詳細介紹敝公司和產品會更好,您認為呢?
: 通常用反問的方式,很少人不接受的。
: 掛斷電話後馬上寄信 (用outlook的話加讀取回條這項),就能確認對方是否有收到信。
: 過2天再打電話去確認一次,對方是否看過信了,感想如何,有興趣嗎?
: 如果對方說公司內還在討論,就下星期再追一次,
: 一開始大約2~3天追一次,之後就1星期追一次 (就是要讓對方記得我是誰!)
: 如果對方說沒興趣,可以再換個方式再推薦一次,
: 要讓對方感受到你們是真的很想推薦品質優良的產品,
: 而不是只是打電話或寫信來"盧"對方買自家產品。
: 希望這篇有點像心得的內容能對原 po 有幫助 XD
: ---
: 我進我們公司一年半了,到現在仍在開發,
: 除了日本不屬於我的範圍外,其他講英文的都要我負責 (小公司人員少)
: 不過我們是進口商,開發時推銷的是我們公司的信譽和行銷能力,
: 和原 po 賣產品的立場不同,但我想多少有點相關吧。
: 成功的機率蠻高的,不過通常合作告吹的原因是賣方的東西太貴... orz
--
Tags:
國貿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09-05-24T06:44
at 2009-05-24T06:44
By Daph Bay
at 2009-05-25T13:24
at 2009-05-25T13:24
By Odelette
at 2009-05-26T20:04
at 2009-05-26T20:04
By George
at 2009-05-28T02:43
at 2009-05-28T02:43
By Caroline
at 2009-05-29T09:23
at 2009-05-29T09:23
By Ula
at 2009-05-30T16:02
at 2009-05-30T16:02
By Isabella
at 2009-05-31T22:42
at 2009-05-31T22:42
By Connor
at 2009-06-02T05:21
at 2009-06-02T05:21
By Franklin
at 2009-06-03T12:01
at 2009-06-03T12:01
By David
at 2009-06-04T18:41
at 2009-06-04T18:41
By Barb Cronin
at 2009-06-06T01:20
at 2009-06-06T01:20
By Blanche
at 2009-06-07T08:00
at 2009-06-07T08:00
By Adele
at 2009-06-08T14:39
at 2009-06-08T14:39
By Adele
at 2009-06-09T21:19
at 2009-06-09T21:19
By Michael
at 2009-06-11T03:59
at 2009-06-11T03:59
By Jacky
at 2009-06-12T10:38
at 2009-06-12T10:38
By Heather
at 2009-06-13T17:18
at 2009-06-13T17:18
By Olive
at 2009-06-14T23:57
at 2009-06-14T23:57
By Andy
at 2009-06-16T06:37
at 2009-06-16T06:37
By Agatha
at 2009-06-17T13:16
at 2009-06-17T13:16
Related Posts
有人到大陸參加過汽配展嗎??
By Elvira
at 2009-05-22T10:23
at 2009-05-22T10:23
請問5月底到6月初東京的環境機器展
By Tom
at 2009-05-22T09:13
at 2009-05-22T09:13
印度參展
By Jake
at 2009-05-22T01:57
at 2009-05-22T01:57
開發真的好辛苦
By Margaret
at 2009-05-21T19:51
at 2009-05-21T19:51
中東伊拉克 有船跑嗎?
By Tom
at 2009-05-21T11:08
at 2009-05-21T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