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背景走生技產業的前景 - 生技
By James
at 2011-06-23T13:57
at 2011-06-23T13:5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bliou (把青春freeze)》之銘言:
: 小的不才 只是說說看法 有錯誤請鞭小力點
: 首先就先看看上面的討論串
: 有人提到國外的製藥業因為藥物專利到期 因此有大波裁員
這個說法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大波裁員最主要是因為現在某些大的藥廠推不出新藥
於是大幅購併其他中型或是大型藥廠
為了要籌資金,都必須先減少開支,於是造成關廠裁員。
在這個產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藍色小藥丸的輝瑞。
他們發現,與其自己開發新藥,不如買其他公司的產品,
造成這個產業越來越惡性競爭,搞到絕大部分的新藥都是由小公司開發的。
目前開發一個新藥的成本是 2.2 Billion USD (2010年數據,今年可能繼續增加)
這樣的資金,我想台灣應該養不起。日本也沒幾個大的藥廠養的起。
不過台灣很多專利則是被中研院綁的死死的
我曾經帶著我老闆回台灣要 lisence 中研院專利
結果被中研院打槍回去說 "立法院說要把台灣的專利留給台灣產業"
Yeah, right. Good Luck!
: 上面有人提到學名藥會先起來 原因就在這
學名藥現在已經過於競爭
價錢的話,是絕對打不過印度學名藥藥廠
(我以前老闆最常對我講的話是: 養你一個人的薪水,我在印度可以請三個 full-time
chemistry PhD, working 7days/week, 10 hrs/day!)
至於biosimilar
現在FDA自己也搞不太清楚未來的方針
台灣那幾家搞學名藥的 都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波ANDA FILING
也無法跟 Teva 或是 Mylan 那幾家相當大規模的對手
現在韓國三爽 Hanwha LG 日本 fujifilm
還有幾家印度公司通通都要大幅跟進
此外,印度對於製藥的法規相當鬆散,但是市場相當驚人,
許多在FDA,EMEA,NICE都還在審查或者是審查未通過的藥,
Generic version早就在印度市場暢行無阻
這種情形,不可能在台灣出現(這個是好事),
但是相對要付出的成本就會更高。
: 台灣的生技產業有大多是複製電子產業 以量產為主
: 未來這些藥到期 勢必在台灣會有很多學名藥廠起來
: 加上台灣生醫在國際的名聲也確實不差 生技會就這樣一直沉淪嗎?
: 我想 在解讀利空消息時 應該要看看消息反面的意義
: 念化工的 如果想押看看 就找間藥廠應該還不錯
: 想要在產業中獲利 有肉吃的都是那些在上坡期的人
: 當然在這邊是屬於高風險的 因為公司也有可能是下坡
: 在公司高原期的 頂多讓你喝喝湯 之前跟著老闆打天下的人早就當經理在吃肉了
台灣生技要起來,第一件是得先請那些立委專家名嘴閉嘴。
經過陳垣崇的事件,誰敢在台灣發展生技產業?
--
喔有啦,搞塑化劑的....
--
: 小的不才 只是說說看法 有錯誤請鞭小力點
: 首先就先看看上面的討論串
: 有人提到國外的製藥業因為藥物專利到期 因此有大波裁員
這個說法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大波裁員最主要是因為現在某些大的藥廠推不出新藥
於是大幅購併其他中型或是大型藥廠
為了要籌資金,都必須先減少開支,於是造成關廠裁員。
在這個產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藍色小藥丸的輝瑞。
他們發現,與其自己開發新藥,不如買其他公司的產品,
造成這個產業越來越惡性競爭,搞到絕大部分的新藥都是由小公司開發的。
目前開發一個新藥的成本是 2.2 Billion USD (2010年數據,今年可能繼續增加)
這樣的資金,我想台灣應該養不起。日本也沒幾個大的藥廠養的起。
不過台灣很多專利則是被中研院綁的死死的
我曾經帶著我老闆回台灣要 lisence 中研院專利
結果被中研院打槍回去說 "立法院說要把台灣的專利留給台灣產業"
Yeah, right. Good Luck!
: 上面有人提到學名藥會先起來 原因就在這
學名藥現在已經過於競爭
價錢的話,是絕對打不過印度學名藥藥廠
(我以前老闆最常對我講的話是: 養你一個人的薪水,我在印度可以請三個 full-time
chemistry PhD, working 7days/week, 10 hrs/day!)
至於biosimilar
現在FDA自己也搞不太清楚未來的方針
台灣那幾家搞學名藥的 都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波ANDA FILING
也無法跟 Teva 或是 Mylan 那幾家相當大規模的對手
現在韓國三爽 Hanwha LG 日本 fujifilm
還有幾家印度公司通通都要大幅跟進
此外,印度對於製藥的法規相當鬆散,但是市場相當驚人,
許多在FDA,EMEA,NICE都還在審查或者是審查未通過的藥,
Generic version早就在印度市場暢行無阻
這種情形,不可能在台灣出現(這個是好事),
但是相對要付出的成本就會更高。
: 台灣的生技產業有大多是複製電子產業 以量產為主
: 未來這些藥到期 勢必在台灣會有很多學名藥廠起來
: 加上台灣生醫在國際的名聲也確實不差 生技會就這樣一直沉淪嗎?
: 我想 在解讀利空消息時 應該要看看消息反面的意義
: 念化工的 如果想押看看 就找間藥廠應該還不錯
: 想要在產業中獲利 有肉吃的都是那些在上坡期的人
: 當然在這邊是屬於高風險的 因為公司也有可能是下坡
: 在公司高原期的 頂多讓你喝喝湯 之前跟著老闆打天下的人早就當經理在吃肉了
台灣生技要起來,第一件是得先請那些立委專家名嘴閉嘴。
經過陳垣崇的事件,誰敢在台灣發展生技產業?
--
喔有啦,搞塑化劑的....
--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11-06-26T20:53
at 2011-06-26T20:53
By Ida
at 2011-07-01T03:17
at 2011-07-01T03:17
By Frederica
at 2011-07-05T08:22
at 2011-07-05T08:22
By Audriana
at 2011-07-09T09:34
at 2011-07-09T09:34
By Selena
at 2011-07-13T19:43
at 2011-07-13T19:43
By Hedda
at 2011-07-18T15:47
at 2011-07-18T15:47
By Olivia
at 2011-07-19T09:41
at 2011-07-19T09:41
By Victoria
at 2011-07-21T04:33
at 2011-07-21T04:33
By Lauren
at 2011-07-24T18:17
at 2011-07-24T18:17
By Jessica
at 2011-07-27T20:19
at 2011-07-27T20:19
By Mia
at 2011-08-01T09:07
at 2011-08-01T09:07
By Thomas
at 2011-08-03T12:20
at 2011-08-03T12:20
By Brianna
at 2011-08-04T10:31
at 2011-08-04T10:31
By Oliver
at 2011-08-08T20:54
at 2011-08-08T20:54
By Frederica
at 2011-08-10T12:13
at 2011-08-10T12:13
By Donna
at 2011-08-12T20:22
at 2011-08-12T20:22
By Michael
at 2011-08-17T05:46
at 2011-08-17T05:46
By Thomas
at 2011-08-17T09:54
at 2011-08-17T09:54
By James
at 2011-08-20T01:51
at 2011-08-20T01:51
By Ophelia
at 2011-08-22T15:11
at 2011-08-22T15:11
By Cara
at 2011-08-23T22:03
at 2011-08-23T22:03
Related Posts
Permanent full time 的工作 12-month hold
By Jessica
at 2011-06-21T18:58
at 2011-06-21T18:58
請問高醫的幾位教授/醫師的實驗室氣氛
By Kyle
at 2011-06-21T15:58
at 2011-06-21T15:58
有人有聽過京木生技公司嗎
By Ivy
at 2011-06-21T10:13
at 2011-06-21T10:13
請問大家 成大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ꠠ…
By Quanna
at 2011-06-20T22:07
at 2011-06-20T22:07
超級育成中心
By John
at 2011-06-20T13:10
at 2011-06-20T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