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想的和老闆想的不一樣!? - 年終
By Quanna
at 2009-01-05T23:29
at 2009-01-05T23:29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Tech_Job 看板]
作者: chwu246 (chwu) 看板: Tech_Job
標題: 員工想的和老闆想的不一樣!?
時間: Sun Jan 4 12:27:56 2009
※ 引述《DaveLu (Dave)》之銘言:
(前文恕刪)
個人覺的D大的例子很好! 借用他的例子來閒聊!
我不是"老闆"至少不是出錢或是有決定權的人.
我個人的偏見: 版眾大多數也不是,
大多數可能是和我一樣"打工仔"的角色!
那老闆(有真正決定權)的人怎麼想? 我們知道嗎?
以我個人而言,
我頂多知道我上二個層級要什麼.想什麼?就己經快不行了!
更大的主管想的是什麼, 真的很不清楚!
雖然, 很多時候 大官想的真的很簡單,
但是沒有在一開始就想到,
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絕對很難用"口頭"唬弄過去!
很久以前的個人故事:
大官(總字輩)隨口說說-ooxx要大才好, 小家子氣的要幹啥!?
於是pm的人就開始動作...(個人偏見-拍馬屁)
大家忙了數月,
大官又來了, 又隨口說說-外型這麼醜, 要賣給誰!?
於是pm的人又繼續動作...
又忙了一陣子,
大官在成果展示時, 隨口又說-啊? 成本怎麼那麼高!?
pm動作再變...
(類似的動作repeat)
最後,
要找己送樣的客戶下單時, 被客戶送以"景氣"之名的軟釘子!
故事到此 告一段落?
只不過在年終時, 大官又說話了:
"你們規劃設計, 要考慮客戶的想法,
像xxx就很糟糕, 明明輕薄短小才是王道,
不要一直搞一堆大東西出來!"
pm大頭接話了:
"對啊! 我們一直找design部門溝通,
就是要隨時把最新的訊息帶給design的同仁,
不然, 他們辛苦弄出來的東西, 根本不符合客戶的需求" balala
_/_/_/_/_/_/_/_/
我想: 企業有一個重要元素叫做"利潤",
真正的決策不應偏離這個元素太遠,
只不過當企業變成"龐然大物"時,
各級主管一定會有自己"利己"的想法,
無形中, 讓"左手"和"右手"自相殘殺,而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身為"螺絲釘"的我, 除了嘆氣之外, 很多時候真的很無力!
套一段"波麗士大人"裡的台詞:
漢強- 是不是真的要當上警官, 才能改變這一切?
俊維- 可是, 我整天看長官們所碰到的問題, 真的不這樣覺的!
不論勞心或勞力的"辛苦", 都是"辛苦", 可是決策者以"利潤"作評分標準,
這就一定會碰到"取代"性的考量!
_/_/_/_/_/_/_/_/
回到D大的例子:
: 舉一個例子來說,
: 客人需要再原本電路上追加一個功能,並要在兩個星期內
: 送樣1000pcs到他公司試產
: 工程師A經過兩天說需要改電路板達成,算一算工作量需要
: 10人天,於是從線上調了兩個個作業員幫忙手改作業,
: 其中作業員B第一天做了80pcs,20pcs沒通過檢測,
: 作業員C做了110pcs,2pcs沒通過檢測
: 工程師D在看到工程師A的解決方案後,靈機一動發現客戶要
: 的功能直接從客戶端的軟體修改後就可以使用,但是機能
: 跟客戶要的略有差異並且軟體的修正也要客戶端自己執行
: ,於是找業務E跟客戶盧,最後客戶也接受這個修正方案,
: 直接補未修正量產品1000pcs給他就可以了,手改案就不需要執行
: 就這個案,如果您是老闆您要如何給A,B,C,D,E打績效算薪水?
基本上, 這五個人不會(也不應該)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評比,
若真的要比,
我以正常狀態做猜想:(假設每件事都不是非"這個人不可")
E-直接和客戶溝通, 並說服客戶在不增加公司成本的前提下, 完成任務.
outstanding
D-主動發掘問題提供解法, 並協助E與客戶溝通.
outstanding
A-承接問題並於短時間提供方案, 主動溝通線上, 並於一周左右完成(2想+5~6做)
outstanding-
B/C-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 唯B同仁技能似有所不足, 建議主管予以在職訓練.
normal.
最後,
只想說:
我們在職場, 做的是有價值的事?
還是只是做別人要我們做的事,
卻還不明白前因後果. 還自以為自己很辛苦?
--
作者: chwu246 (chwu) 看板: Tech_Job
標題: 員工想的和老闆想的不一樣!?
時間: Sun Jan 4 12:27:56 2009
※ 引述《DaveLu (Dave)》之銘言:
(前文恕刪)
個人覺的D大的例子很好! 借用他的例子來閒聊!
我不是"老闆"至少不是出錢或是有決定權的人.
我個人的偏見: 版眾大多數也不是,
大多數可能是和我一樣"打工仔"的角色!
那老闆(有真正決定權)的人怎麼想? 我們知道嗎?
以我個人而言,
我頂多知道我上二個層級要什麼.想什麼?就己經快不行了!
更大的主管想的是什麼, 真的很不清楚!
雖然, 很多時候 大官想的真的很簡單,
但是沒有在一開始就想到,
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絕對很難用"口頭"唬弄過去!
很久以前的個人故事:
大官(總字輩)隨口說說-ooxx要大才好, 小家子氣的要幹啥!?
於是pm的人就開始動作...(個人偏見-拍馬屁)
大家忙了數月,
大官又來了, 又隨口說說-外型這麼醜, 要賣給誰!?
於是pm的人又繼續動作...
又忙了一陣子,
大官在成果展示時, 隨口又說-啊? 成本怎麼那麼高!?
pm動作再變...
(類似的動作repeat)
最後,
要找己送樣的客戶下單時, 被客戶送以"景氣"之名的軟釘子!
故事到此 告一段落?
只不過在年終時, 大官又說話了:
"你們規劃設計, 要考慮客戶的想法,
像xxx就很糟糕, 明明輕薄短小才是王道,
不要一直搞一堆大東西出來!"
pm大頭接話了:
"對啊! 我們一直找design部門溝通,
就是要隨時把最新的訊息帶給design的同仁,
不然, 他們辛苦弄出來的東西, 根本不符合客戶的需求" balala
_/_/_/_/_/_/_/_/
我想: 企業有一個重要元素叫做"利潤",
真正的決策不應偏離這個元素太遠,
只不過當企業變成"龐然大物"時,
各級主管一定會有自己"利己"的想法,
無形中, 讓"左手"和"右手"自相殘殺,而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身為"螺絲釘"的我, 除了嘆氣之外, 很多時候真的很無力!
套一段"波麗士大人"裡的台詞:
漢強- 是不是真的要當上警官, 才能改變這一切?
俊維- 可是, 我整天看長官們所碰到的問題, 真的不這樣覺的!
不論勞心或勞力的"辛苦", 都是"辛苦", 可是決策者以"利潤"作評分標準,
這就一定會碰到"取代"性的考量!
_/_/_/_/_/_/_/_/
回到D大的例子:
: 舉一個例子來說,
: 客人需要再原本電路上追加一個功能,並要在兩個星期內
: 送樣1000pcs到他公司試產
: 工程師A經過兩天說需要改電路板達成,算一算工作量需要
: 10人天,於是從線上調了兩個個作業員幫忙手改作業,
: 其中作業員B第一天做了80pcs,20pcs沒通過檢測,
: 作業員C做了110pcs,2pcs沒通過檢測
: 工程師D在看到工程師A的解決方案後,靈機一動發現客戶要
: 的功能直接從客戶端的軟體修改後就可以使用,但是機能
: 跟客戶要的略有差異並且軟體的修正也要客戶端自己執行
: ,於是找業務E跟客戶盧,最後客戶也接受這個修正方案,
: 直接補未修正量產品1000pcs給他就可以了,手改案就不需要執行
: 就這個案,如果您是老闆您要如何給A,B,C,D,E打績效算薪水?
基本上, 這五個人不會(也不應該)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評比,
若真的要比,
我以正常狀態做猜想:(假設每件事都不是非"這個人不可")
E-直接和客戶溝通, 並說服客戶在不增加公司成本的前提下, 完成任務.
outstanding
D-主動發掘問題提供解法, 並協助E與客戶溝通.
outstanding
A-承接問題並於短時間提供方案, 主動溝通線上, 並於一周左右完成(2想+5~6做)
outstanding-
B/C-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 唯B同仁技能似有所不足, 建議主管予以在職訓練.
normal.
最後,
只想說:
我們在職場, 做的是有價值的事?
還是只是做別人要我們做的事,
卻還不明白前因後果. 還自以為自己很辛苦?
--
All Comments
By Susan
at 2009-01-07T20:50
at 2009-01-07T20:50
By Jacky
at 2009-01-09T04:12
at 2009-01-09T04:12
By Anthony
at 2009-01-10T09:38
at 2009-01-10T09:38
By Tom
at 2009-01-12T12:31
at 2009-01-12T12:31
By Lydia
at 2009-01-13T01:49
at 2009-01-13T01:49
By Ophelia
at 2009-01-14T04:38
at 2009-01-14T04:38
Related Posts
關島工作,請問各位板友
By Ula
at 2009-01-03T23:07
at 2009-01-03T23:07
內湖國防醫學院 劉紹興教授徵碩士級研究助理
By Rachel
at 2009-01-01T14:36
at 2009-01-01T14:36
南亞塑膠路州廠徵化學背景人員
By Emma
at 2009-01-01T12:56
at 2009-01-01T12:56
感覺笨的很慘的社會新鮮人
By Linda
at 2008-12-31T22:31
at 2008-12-31T22:31
徵才
By Wallis
at 2008-12-31T12:26
at 2008-12-31T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