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加薪卻留不住人?Netflix創辦人: - 工程師
By Carol
at 2021-02-04T02:01
at 2021-02-04T02:01
Table of Contents
明明有加薪卻留不住人?Netflix創辦人:因為調薪配不上員工市場身價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現有的調薪制度卻往往逼走人才。全球最大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創辦人兼執行長里德‧海斯汀於《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
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中指出,想要留住頂尖人才,主管和員工都必
須了解員工在市場上的實際身價。
我們決定付出可以找到並留住頂尖人才必要的薪水之後不久,工程部門主管小韓跑來找我
,說他找到一位絕佳人選。這個人選名叫戴文,擁有很特殊的能力,可以成為團隊很重要
的資產。但他要求的薪水是團隊其他工程師的近兩倍,甚至比小韓自己賺的還多。「我知
道他對Netflix 能有重大貢獻,但付這麼高的薪水合理嗎?」小韓納悶。
於是我問小韓三個問題:
1. 小韓現在團隊裡有工程師的能力足以接替戴文在Apple的工作嗎?……沒有。
2. 小韓團隊裡的三個工程師加起來,能不能有和戴文同等的貢獻?……不能。
3. 假如用小韓目前手下幾個工程師交換戴文,對公司有好處嗎?……有。
我建議小韓可以放心開價挖角戴文。頂多我們未來少雇用幾個工程師,用那筆錢付戴文要
求的薪水。小韓看來若有所思。「戴文的能力目前在業界炙手可熱。既然我們要改變徵才
策略,用高薪聘請戴文,那我希望我們開的薪水夠高,不只能說服他跳槽,也要能保證他
不會很快又被別家開出更高薪水的公司挖走。」
我們決定仔細調查市場,了解有多少競爭對手不惜高薪聘用戴文,我們會付他剛好高於市
場最高水準的薪資。
戴文所在的團隊後來開發許多基礎功能,造就今日的Netflix 平台。我希望所有員工都能
像戴文一樣有影響力,所以我們決定未來聘用所有新員工,都用相同方法來決定薪水。
開出業界最高薪資
在大多數公司,談薪水就像買中古車。你想要那份工作,但是你不確定公司最高願意開多
少薪酬,你只好憑空猜測自己應該開價多少、對方出價多少應該接受。於是公司就利用你
的資訊不足,盡可能以最低薪資雇用你。這的確是用低於實際身價的錢請到員工的好方法
,但也只會讓員工待幾個月就跳槽到出更高價的公司。
延續這種邏輯,《談出好薪水:如何一分鐘賺一千美元》(Negotiating Your Salary:
How to Make $1000 a Minute)一書作者查普曼(Jack Chapman)建議,想和新東家談成
理想薪資,最好的方法是:
人資經理:我們掐緊預算,發現能給你年薪9萬5千美元!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你也
是!
你:(沉默不語。腦中哼著歌。數一數地毯上的污點。用舌頭舔牙套。)
人資經理:(開始緊張了)我們或許能提高到年薪11萬美元。這樣已經很緊繃了,希望你
會接受。
你:(繼續在腦中哼你的歌。)
相較之下,Netflix 是主動想付出能吸引且留住人才的薪資,徵才時的重點會放在:(1
)公司可以評估這名工作者在其他公司能拿到多少薪水;(2)公司會付給他更高的薪水
。
以麥克.海斯汀(Mike Hastings,跟里德不是親戚)為例。你登入Netflix 網頁,可能
很納悶為什麼會被推薦《玉子》(Okja)這部電影。因為Netflix 平台上每部影集和電影
都有不同的分類標籤,像《玉子》的分類是「對抗強權」、「考驗腦力」、「視覺效果驚
人」和「不落俗套」。你如果收看過其他「考驗腦力」、「對抗強權」的電影,《玉子》
就會被推薦給你。而開發出這套機制的人,就是麥克。
麥克原本在密西根安娜堡市的Allmovie.com工作,他收到Netflix的面試邀請信,希望他
加入開發分類標籤的團隊。他很期待搬到矽谷生活,「但加州的生活開銷這麼高,我不知
道該要求多少薪水。」他看了幾本薪資談判的書,也找了幾個朋友商量,朋友全都建議他
不要說出具體數字。「你萬一低估自己的價值,Netflix會趁機占你便宜,」其中一個朋
友說。麥克利用軟體換算各地區薪資,決定要是面試時被再三詢問,他就要求目前薪水的
兩倍,「在我看來很多。」
他反覆演練要怎麼禮貌迴避所有薪資問題,「但面試當下,我卻把之前的薪水和希望的薪
水全都跟面試官說了。結束後我失落地回到密西根,覺得自己真笨。」麥克躺在家中床上
,呆望著他最愛的希區考克電影海報,沒想到Netflix的人打電話給他。「他們開的薪資
,竟然是我要求的兩倍薪資再加30%!我一定倒抽了一口氣,因為我未來的上司還連忙解
釋說:『以你的職務和專長,這是目前業界的頂尖薪資。』」
新進員工一開始會被業界頂尖薪資激勵,但他的能力很快就會成長,競爭對手也會開始電
話不斷,向他提出更高薪水。假如他很稱職,他的市場身價會水漲船高,他跳槽的機率也
會升高。想一想其實很弔詭,幾乎地表上每家公司採行的薪資調整制度,反而都很可能會
鼓勵員工去找其他工作,進而減低公司的人才密度。
以下是公關總監約奧寫的電子郵件,描述他在前公司的遭遇:
進Netflix 以前,我在聖保羅一家美商廣告公司工作,我很喜歡那家公司。那是我大學畢
業後第一份工作,我毫無保留地付出。有時候還在辦公室影印間打地鋪過夜,免得因為通
勤損失工作時間。我很幸運在第一年就簽下四位大客戶,業績比很多年資比我長的前輩更
好。我很高興能在自己熱愛的公司打造事業。我知道資深同事薪水很好─是我的兩倍,甚
至三倍,但我相信到了年終薪資考核,我一定能獲得與貢獻程度相當的大幅加薪。
到了年終,我的第一年績效評量獲得壓倒性好評(98/ 100),公司也說那是有史以來最
賺錢的一年。我並不期待薪水能翻倍,但上司答應會好好報答我。我自己猜測應該能加薪
10%到15%。
加薪會議那天,我滿心期待,上班途中一路跟著廣播哼歌。你能想像聽到老闆只替我加薪
5%,我有多失望,老實說,我差點哭出來。最慘的是經理還用熱烈的語氣「恭喜」我,笑
著說這是今年最高的加薪幅度。我在腦中吶喊:「你當我是笨蛋嗎?」
從那之後,我和上司的關係每況愈下。我繼續說服他為我加薪。上司表達不想失去我,所
以替我把5%調高到7%。但他說除此之外的期待都「不合理」也「太天真」,沒有公司會給
更高的加薪。我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約奧是前公司非常寶貴的資產。他的老闆用足以激勵熱情的薪水雇用到他。但才短短一年
,約奧自身的成長,已經讓他對公司更有價值,對競爭對手也更具吸引力。為什麼上司給
他的調薪卻很明顯匹配不上他的身價呢?
答案是每到考核時間,多數公司不會調查員工的市場身價,而是用「調薪總額」和「薪資
等級」來決定加薪。想像耶誕老人手下有八位精靈,目前每人年薪5萬美元,每年12月26
日,耶誕老人和耶誕太太會挪出一大筆錢來替大家加薪,假設是總薪資花費的3%好了(一
般美國公司標準是介於2%到5%)。所以40萬美元的3%,等於1.2萬美元。
耶誕老人夫婦現在必須決定如何分配。甜梅仙子是他們績效最好的精靈,他們想替她加薪
6%─剩下9,000美元分配給其他同事。但甜梅仙子堅持,不加薪15%,她就要離開。這麼一
來,總額只剩下4,500美元能分給另外七位精靈,但他們各自也有家人要養。耶誕老人如
果按照甜梅仙子的身價替她加薪,形同懲罰另外七個小幫手。這八成就是約奧碰到的情況
。假設他老闆設定3%的調薪總額,那麼單一員工加薪到5%已經算很大方了。再調高到7%,
代表團隊的其他人真的沒得加薪了。給約奧他在公開市場上能拿到的15%額外薪水?不可
能的事!
薪資等級也會造成相同問題。假設在耶誕老人工作坊,每位精靈的薪資範圍是5萬美元到6
萬美元。甜梅仙子的起薪是5萬美元,耶誕老人每年替她加薪5%到6%,她前三年的年薪依
次提高到5.3萬、5.6萬,然後是5.88萬美元。但到了第四年,雖然甜梅仙子現在更有經驗
,表現也比從前更好,但卻只能加薪2%。因為她的薪資等級已經到頂了!甜梅仙子,該去
找新的工作坊囉。
研究也證實了約奧和甜梅仙子心中的懷疑。比起留在原公司,換公司才能拿到更多錢。
2018年,美國員工平均年度加薪約為3%(高績效工作者5%)。辭職跳槽新公司的員工,薪
資平均增加10%到20%。留在原職對你的存摺不利。
約奧後來的境遇:
Netflix用將近三倍的薪水聘請我,於是我搬到好萊塢。九個月後的調薪,我並沒有放在
心上。我和主管馬諦亞斯每週例行繞著Netflix好萊塢分部大樓散步開會。大樓後面有一
家餐廳,外牆上彩繪著一顆藍眼睛、紅舌頭的巨大燒賣。走到那裡時,馬諦亞斯對我說,
他會替我加薪23%,讓我的薪水維持在市場頂尖水準。我震驚到得在那顆燒賣旁邊坐下來
平復心情。
我陸續立下很多功勞,也覺得薪水很好。一年後,又到了薪資考核時間,我在猜會不會又
得到大加薪。馬諦亞斯又讓我嚇了一跳。這次他說:「你的表現傑出,我很高興團隊裡有
你。但你的職務這一年市場變化不大,所以今年我不打算替你加薪。」我覺得很公平。馬
諦亞斯說,我若不認同,可以拿我的職務當前的市場數據去找他談。
我現在仍會回想前老闆的話,他說我太天真了。了解商業界的運作之後,我明白他說得對
。我當時是很天真,不懂商業運作。但換個角度想,這麼多企業採用的加薪制度只會把頂
尖員工推出門,不也很天真嗎?
約奧的故事是很真實的證據。但為什麼仍有這麼多公司依循舊有的加薪方式?里德的看法
是,多數公司採用的總額度和薪資等級,在員工往往終身雇用且個人市場身價不太可能在
幾個月內飆漲的年代,的確是好方法。但上述條件很明顯已不再適用,現代經濟本質上變
遷快速,大家換工作也快。
只是Netflix付市場頂尖薪資的做法太不平常,因此很多人難以理解。
主管要怎麼知道手下每名員工的業界最高薪資水準,而且不斷更新資訊?每一年,你都必
須投資數十個小時忍耐尷尬,聯絡你不太認識的人,打探他們本身和員工的薪水。
Netflix法務總監羅素發現,這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苦差事:
2017年,我團隊裡最有價值的人才是一位名叫拉妮的律師。她在青少年時隨家人從印度來
到加州。她母親是史丹佛大學的數學教授,父親是創意印度料理名廚。拉妮彷彿是優秀數
學家和優秀廚師的綜合體。她能精確地運用非常細微的概念。她似乎擁有一種超能力,我
只能以「游於藝」來形容,這使她成為頂尖律師。
我用高薪聘請拉妮,我覺得比業界最高薪資還慷慨,而她第一年也工作愉快。到了年終加
薪時,問題來了。不同於團隊裡其他律師,拉妮的職務獨特,很難調查市場上關於這個職
種的資料。團隊裡的其他人,有些因為市場變化明確,那一年獲得大幅加薪,最高可達
25%。
我花了幾十個小時想替拉妮查到資料。我打給14個不同公司的聯絡人,經過種種調查,但
他們都不願意分享薪資數字。所以我又打給獵頭公司。好不容易從徵才專員那裡得到三個
數字,高低不一,但最高的一個只比拉妮目前薪水多出5%。參考這份資料,加薪5%,拉妮
的薪水就是市場頂尖。所以我也就照此加薪。
我的天,那天可尷尬了!我告訴拉妮加薪金額,她咬著牙,眼神也不看我。我向她解釋這
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她的目光飄向窗外,彷彿已經在盤算要跳槽到哪一家公司。我說完停
下來,她靜靜坐了很久終於開口,聲音微微顫抖著說:「我很失望。」我建議她,如果覺
得這次加薪未能反映她的市場身價,可以找資料給我。她沒有。
下次考核,我懇求人資部門協助。人資部門挖到的數字,比我前一年自己調查出的數字高
了將近三成。拉妮這次也主動聯絡認識的人,給了我四個在其他公司做相似工作者的名字
及薪資,讓我和人資部門提供的數字做比較。我前一年虧待了她,因為我手上的資料沒能
正確反映實際薪資範圍。
為自己或員工比較薪資,不只耗時費力,往往還得動用人脈,問那個令人尷尬的問題:「
你一年賺多少錢?」
但這還不是唯一考量。這整個制度肯定所費不貲,又該怎麼辦?馬諦亞斯替約奧加薪23%
,儘管他沒有主動要求,甚至想都沒想過。羅素第二年替拉妮加薪30%。多少公司有此財
力替員工巨幅加薪?獲利豈不是要比天高才辦得到?不然光是年年加薪,就會讓公司破產
了。
以上兩個問題,答案都是「很難沒錯」。但整體而言,投資會換來回報。
在高績效的職場環境,付業界最高薪資是長期來看最划算的方法。最好是薪水比必要的再
高一點、不等員工開口就加薪、在員工開始騎驢找馬之前就先拉高薪水,如此才能年復一
年吸引並留住市場頂尖人才。比起一開始就付業界最高薪水,失去人才後又要重新徵人,
付出的代價反而更高。
有些員工會發現自己的薪水短時間內大幅攀升。如果某一名員工因為能力升值或該領域人
才短缺,市場價值升高,我們會跟著調高薪水。其他員工的薪水則有可能年年持平,儘管
他們工作表現依然優秀。
我們盡可能避免因為市場匯率下跌就對員工減薪(除非某人被調派到另一地點,我們有可
能考慮減薪),否則絕對會降低人才密度。如果因為某些理由,我們負擔不起總薪資支出
,那就必須放棄部分員工,提高人才密度,藉此降低公司支出,而不用減少單一員工的薪
水。
調查業界最高薪資很花時間,但若你的頂尖人才為了更高薪而跳槽別的公司,你要重新尋
找並訓練替代的人才,那會更花時間。雖然困難,但羅素有責任(在人資部門協助下)了
解其他公司願意付多少錢請拉妮。拉妮自己也需要分擔這個責任。不應該有人比(首先是
)你和(再來是)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市場行情。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838
--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現有的調薪制度卻往往逼走人才。全球最大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創辦人兼執行長里德‧海斯汀於《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
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中指出,想要留住頂尖人才,主管和員工都必
須了解員工在市場上的實際身價。
我們決定付出可以找到並留住頂尖人才必要的薪水之後不久,工程部門主管小韓跑來找我
,說他找到一位絕佳人選。這個人選名叫戴文,擁有很特殊的能力,可以成為團隊很重要
的資產。但他要求的薪水是團隊其他工程師的近兩倍,甚至比小韓自己賺的還多。「我知
道他對Netflix 能有重大貢獻,但付這麼高的薪水合理嗎?」小韓納悶。
於是我問小韓三個問題:
1. 小韓現在團隊裡有工程師的能力足以接替戴文在Apple的工作嗎?……沒有。
2. 小韓團隊裡的三個工程師加起來,能不能有和戴文同等的貢獻?……不能。
3. 假如用小韓目前手下幾個工程師交換戴文,對公司有好處嗎?……有。
我建議小韓可以放心開價挖角戴文。頂多我們未來少雇用幾個工程師,用那筆錢付戴文要
求的薪水。小韓看來若有所思。「戴文的能力目前在業界炙手可熱。既然我們要改變徵才
策略,用高薪聘請戴文,那我希望我們開的薪水夠高,不只能說服他跳槽,也要能保證他
不會很快又被別家開出更高薪水的公司挖走。」
我們決定仔細調查市場,了解有多少競爭對手不惜高薪聘用戴文,我們會付他剛好高於市
場最高水準的薪資。
戴文所在的團隊後來開發許多基礎功能,造就今日的Netflix 平台。我希望所有員工都能
像戴文一樣有影響力,所以我們決定未來聘用所有新員工,都用相同方法來決定薪水。
開出業界最高薪資
在大多數公司,談薪水就像買中古車。你想要那份工作,但是你不確定公司最高願意開多
少薪酬,你只好憑空猜測自己應該開價多少、對方出價多少應該接受。於是公司就利用你
的資訊不足,盡可能以最低薪資雇用你。這的確是用低於實際身價的錢請到員工的好方法
,但也只會讓員工待幾個月就跳槽到出更高價的公司。
延續這種邏輯,《談出好薪水:如何一分鐘賺一千美元》(Negotiating Your Salary:
How to Make $1000 a Minute)一書作者查普曼(Jack Chapman)建議,想和新東家談成
理想薪資,最好的方法是:
人資經理:我們掐緊預算,發現能給你年薪9萬5千美元!我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你也
是!
你:(沉默不語。腦中哼著歌。數一數地毯上的污點。用舌頭舔牙套。)
人資經理:(開始緊張了)我們或許能提高到年薪11萬美元。這樣已經很緊繃了,希望你
會接受。
你:(繼續在腦中哼你的歌。)
相較之下,Netflix 是主動想付出能吸引且留住人才的薪資,徵才時的重點會放在:(1
)公司可以評估這名工作者在其他公司能拿到多少薪水;(2)公司會付給他更高的薪水
。
以麥克.海斯汀(Mike Hastings,跟里德不是親戚)為例。你登入Netflix 網頁,可能
很納悶為什麼會被推薦《玉子》(Okja)這部電影。因為Netflix 平台上每部影集和電影
都有不同的分類標籤,像《玉子》的分類是「對抗強權」、「考驗腦力」、「視覺效果驚
人」和「不落俗套」。你如果收看過其他「考驗腦力」、「對抗強權」的電影,《玉子》
就會被推薦給你。而開發出這套機制的人,就是麥克。
麥克原本在密西根安娜堡市的Allmovie.com工作,他收到Netflix的面試邀請信,希望他
加入開發分類標籤的團隊。他很期待搬到矽谷生活,「但加州的生活開銷這麼高,我不知
道該要求多少薪水。」他看了幾本薪資談判的書,也找了幾個朋友商量,朋友全都建議他
不要說出具體數字。「你萬一低估自己的價值,Netflix會趁機占你便宜,」其中一個朋
友說。麥克利用軟體換算各地區薪資,決定要是面試時被再三詢問,他就要求目前薪水的
兩倍,「在我看來很多。」
他反覆演練要怎麼禮貌迴避所有薪資問題,「但面試當下,我卻把之前的薪水和希望的薪
水全都跟面試官說了。結束後我失落地回到密西根,覺得自己真笨。」麥克躺在家中床上
,呆望著他最愛的希區考克電影海報,沒想到Netflix的人打電話給他。「他們開的薪資
,竟然是我要求的兩倍薪資再加30%!我一定倒抽了一口氣,因為我未來的上司還連忙解
釋說:『以你的職務和專長,這是目前業界的頂尖薪資。』」
新進員工一開始會被業界頂尖薪資激勵,但他的能力很快就會成長,競爭對手也會開始電
話不斷,向他提出更高薪水。假如他很稱職,他的市場身價會水漲船高,他跳槽的機率也
會升高。想一想其實很弔詭,幾乎地表上每家公司採行的薪資調整制度,反而都很可能會
鼓勵員工去找其他工作,進而減低公司的人才密度。
以下是公關總監約奧寫的電子郵件,描述他在前公司的遭遇:
進Netflix 以前,我在聖保羅一家美商廣告公司工作,我很喜歡那家公司。那是我大學畢
業後第一份工作,我毫無保留地付出。有時候還在辦公室影印間打地鋪過夜,免得因為通
勤損失工作時間。我很幸運在第一年就簽下四位大客戶,業績比很多年資比我長的前輩更
好。我很高興能在自己熱愛的公司打造事業。我知道資深同事薪水很好─是我的兩倍,甚
至三倍,但我相信到了年終薪資考核,我一定能獲得與貢獻程度相當的大幅加薪。
到了年終,我的第一年績效評量獲得壓倒性好評(98/ 100),公司也說那是有史以來最
賺錢的一年。我並不期待薪水能翻倍,但上司答應會好好報答我。我自己猜測應該能加薪
10%到15%。
加薪會議那天,我滿心期待,上班途中一路跟著廣播哼歌。你能想像聽到老闆只替我加薪
5%,我有多失望,老實說,我差點哭出來。最慘的是經理還用熱烈的語氣「恭喜」我,笑
著說這是今年最高的加薪幅度。我在腦中吶喊:「你當我是笨蛋嗎?」
從那之後,我和上司的關係每況愈下。我繼續說服他為我加薪。上司表達不想失去我,所
以替我把5%調高到7%。但他說除此之外的期待都「不合理」也「太天真」,沒有公司會給
更高的加薪。我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約奧是前公司非常寶貴的資產。他的老闆用足以激勵熱情的薪水雇用到他。但才短短一年
,約奧自身的成長,已經讓他對公司更有價值,對競爭對手也更具吸引力。為什麼上司給
他的調薪卻很明顯匹配不上他的身價呢?
答案是每到考核時間,多數公司不會調查員工的市場身價,而是用「調薪總額」和「薪資
等級」來決定加薪。想像耶誕老人手下有八位精靈,目前每人年薪5萬美元,每年12月26
日,耶誕老人和耶誕太太會挪出一大筆錢來替大家加薪,假設是總薪資花費的3%好了(一
般美國公司標準是介於2%到5%)。所以40萬美元的3%,等於1.2萬美元。
耶誕老人夫婦現在必須決定如何分配。甜梅仙子是他們績效最好的精靈,他們想替她加薪
6%─剩下9,000美元分配給其他同事。但甜梅仙子堅持,不加薪15%,她就要離開。這麼一
來,總額只剩下4,500美元能分給另外七位精靈,但他們各自也有家人要養。耶誕老人如
果按照甜梅仙子的身價替她加薪,形同懲罰另外七個小幫手。這八成就是約奧碰到的情況
。假設他老闆設定3%的調薪總額,那麼單一員工加薪到5%已經算很大方了。再調高到7%,
代表團隊的其他人真的沒得加薪了。給約奧他在公開市場上能拿到的15%額外薪水?不可
能的事!
薪資等級也會造成相同問題。假設在耶誕老人工作坊,每位精靈的薪資範圍是5萬美元到6
萬美元。甜梅仙子的起薪是5萬美元,耶誕老人每年替她加薪5%到6%,她前三年的年薪依
次提高到5.3萬、5.6萬,然後是5.88萬美元。但到了第四年,雖然甜梅仙子現在更有經驗
,表現也比從前更好,但卻只能加薪2%。因為她的薪資等級已經到頂了!甜梅仙子,該去
找新的工作坊囉。
研究也證實了約奧和甜梅仙子心中的懷疑。比起留在原公司,換公司才能拿到更多錢。
2018年,美國員工平均年度加薪約為3%(高績效工作者5%)。辭職跳槽新公司的員工,薪
資平均增加10%到20%。留在原職對你的存摺不利。
約奧後來的境遇:
Netflix用將近三倍的薪水聘請我,於是我搬到好萊塢。九個月後的調薪,我並沒有放在
心上。我和主管馬諦亞斯每週例行繞著Netflix好萊塢分部大樓散步開會。大樓後面有一
家餐廳,外牆上彩繪著一顆藍眼睛、紅舌頭的巨大燒賣。走到那裡時,馬諦亞斯對我說,
他會替我加薪23%,讓我的薪水維持在市場頂尖水準。我震驚到得在那顆燒賣旁邊坐下來
平復心情。
我陸續立下很多功勞,也覺得薪水很好。一年後,又到了薪資考核時間,我在猜會不會又
得到大加薪。馬諦亞斯又讓我嚇了一跳。這次他說:「你的表現傑出,我很高興團隊裡有
你。但你的職務這一年市場變化不大,所以今年我不打算替你加薪。」我覺得很公平。馬
諦亞斯說,我若不認同,可以拿我的職務當前的市場數據去找他談。
我現在仍會回想前老闆的話,他說我太天真了。了解商業界的運作之後,我明白他說得對
。我當時是很天真,不懂商業運作。但換個角度想,這麼多企業採用的加薪制度只會把頂
尖員工推出門,不也很天真嗎?
約奧的故事是很真實的證據。但為什麼仍有這麼多公司依循舊有的加薪方式?里德的看法
是,多數公司採用的總額度和薪資等級,在員工往往終身雇用且個人市場身價不太可能在
幾個月內飆漲的年代,的確是好方法。但上述條件很明顯已不再適用,現代經濟本質上變
遷快速,大家換工作也快。
只是Netflix付市場頂尖薪資的做法太不平常,因此很多人難以理解。
主管要怎麼知道手下每名員工的業界最高薪資水準,而且不斷更新資訊?每一年,你都必
須投資數十個小時忍耐尷尬,聯絡你不太認識的人,打探他們本身和員工的薪水。
Netflix法務總監羅素發現,這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苦差事:
2017年,我團隊裡最有價值的人才是一位名叫拉妮的律師。她在青少年時隨家人從印度來
到加州。她母親是史丹佛大學的數學教授,父親是創意印度料理名廚。拉妮彷彿是優秀數
學家和優秀廚師的綜合體。她能精確地運用非常細微的概念。她似乎擁有一種超能力,我
只能以「游於藝」來形容,這使她成為頂尖律師。
我用高薪聘請拉妮,我覺得比業界最高薪資還慷慨,而她第一年也工作愉快。到了年終加
薪時,問題來了。不同於團隊裡其他律師,拉妮的職務獨特,很難調查市場上關於這個職
種的資料。團隊裡的其他人,有些因為市場變化明確,那一年獲得大幅加薪,最高可達
25%。
我花了幾十個小時想替拉妮查到資料。我打給14個不同公司的聯絡人,經過種種調查,但
他們都不願意分享薪資數字。所以我又打給獵頭公司。好不容易從徵才專員那裡得到三個
數字,高低不一,但最高的一個只比拉妮目前薪水多出5%。參考這份資料,加薪5%,拉妮
的薪水就是市場頂尖。所以我也就照此加薪。
我的天,那天可尷尬了!我告訴拉妮加薪金額,她咬著牙,眼神也不看我。我向她解釋這
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她的目光飄向窗外,彷彿已經在盤算要跳槽到哪一家公司。我說完停
下來,她靜靜坐了很久終於開口,聲音微微顫抖著說:「我很失望。」我建議她,如果覺
得這次加薪未能反映她的市場身價,可以找資料給我。她沒有。
下次考核,我懇求人資部門協助。人資部門挖到的數字,比我前一年自己調查出的數字高
了將近三成。拉妮這次也主動聯絡認識的人,給了我四個在其他公司做相似工作者的名字
及薪資,讓我和人資部門提供的數字做比較。我前一年虧待了她,因為我手上的資料沒能
正確反映實際薪資範圍。
為自己或員工比較薪資,不只耗時費力,往往還得動用人脈,問那個令人尷尬的問題:「
你一年賺多少錢?」
但這還不是唯一考量。這整個制度肯定所費不貲,又該怎麼辦?馬諦亞斯替約奧加薪23%
,儘管他沒有主動要求,甚至想都沒想過。羅素第二年替拉妮加薪30%。多少公司有此財
力替員工巨幅加薪?獲利豈不是要比天高才辦得到?不然光是年年加薪,就會讓公司破產
了。
以上兩個問題,答案都是「很難沒錯」。但整體而言,投資會換來回報。
在高績效的職場環境,付業界最高薪資是長期來看最划算的方法。最好是薪水比必要的再
高一點、不等員工開口就加薪、在員工開始騎驢找馬之前就先拉高薪水,如此才能年復一
年吸引並留住市場頂尖人才。比起一開始就付業界最高薪水,失去人才後又要重新徵人,
付出的代價反而更高。
有些員工會發現自己的薪水短時間內大幅攀升。如果某一名員工因為能力升值或該領域人
才短缺,市場價值升高,我們會跟著調高薪水。其他員工的薪水則有可能年年持平,儘管
他們工作表現依然優秀。
我們盡可能避免因為市場匯率下跌就對員工減薪(除非某人被調派到另一地點,我們有可
能考慮減薪),否則絕對會降低人才密度。如果因為某些理由,我們負擔不起總薪資支出
,那就必須放棄部分員工,提高人才密度,藉此降低公司支出,而不用減少單一員工的薪
水。
調查業界最高薪資很花時間,但若你的頂尖人才為了更高薪而跳槽別的公司,你要重新尋
找並訓練替代的人才,那會更花時間。雖然困難,但羅素有責任(在人資部門協助下)了
解其他公司願意付多少錢請拉妮。拉妮自己也需要分擔這個責任。不應該有人比(首先是
)你和(再來是)你的上司更了解你的市場行情。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838
--
All Comments
By William
at 2021-02-08T14:33
at 2021-02-08T14:33
By Aaliyah
at 2021-02-13T04:35
at 2021-02-13T04:35
By Hamiltion
at 2021-02-13T14:41
at 2021-02-13T14:41
By Belly
at 2021-02-13T23:10
at 2021-02-13T23:10
By Agnes
at 2021-02-17T16:05
at 2021-02-17T16:05
By Doris
at 2021-02-21T01:51
at 2021-02-21T01:51
By Lucy
at 2021-02-23T10:19
at 2021-02-23T10:19
By Zenobia
at 2021-02-25T18:47
at 2021-02-25T18:47
By Olive
at 2021-02-26T18:23
at 2021-02-26T18:23
By Rachel
at 2021-03-02T01:02
at 2021-03-02T01:02
By Irma
at 2021-03-05T03:44
at 2021-03-05T03:44
By Hazel
at 2021-03-07T04:20
at 2021-03-07T04:20
By Andrew
at 2021-03-10T22:23
at 2021-03-10T22:23
By Yuri
at 2021-03-13T09:56
at 2021-03-13T09:56
By Odelette
at 2021-03-15T07:32
at 2021-03-15T07:32
By George
at 2021-03-18T15:46
at 2021-03-18T15:46
By Elvira
at 2021-03-18T22:56
at 2021-03-18T22:56
By Cara
at 2021-03-21T19:21
at 2021-03-21T19:21
By Margaret
at 2021-03-23T09:38
at 2021-03-23T09:38
By Yuri
at 2021-03-26T20:40
at 2021-03-26T20:40
By Blanche
at 2021-03-27T23:47
at 2021-03-27T23:47
By Audriana
at 2021-03-30T05:54
at 2021-03-30T05:54
By Ula
at 2021-03-31T13:17
at 2021-03-31T13:17
By Lucy
at 2021-04-01T22:40
at 2021-04-01T22:40
By Megan
at 2021-04-02T05:51
at 2021-04-02T05:51
By Hardy
at 2021-04-05T16:03
at 2021-04-05T16:03
By Necoo
at 2021-04-09T07:39
at 2021-04-09T07:39
By Ina
at 2021-04-14T04:43
at 2021-04-14T04:43
By Sandy
at 2021-04-14T14:45
at 2021-04-14T14:45
By Thomas
at 2021-04-17T23:13
at 2021-04-17T23:13
By Dorothy
at 2021-04-19T09:56
at 2021-04-19T09:56
By Dorothy
at 2021-04-22T03:15
at 2021-04-22T03:15
By Dorothy
at 2021-04-26T17:37
at 2021-04-26T17:37
By Hamiltion
at 2021-05-01T02:14
at 2021-05-01T02:14
By Leila
at 2021-05-03T21:36
at 2021-05-03T21:36
By Queena
at 2021-05-07T02:25
at 2021-05-07T02:25
By Yedda
at 2021-05-07T20:12
at 2021-05-07T20:12
By Faithe
at 2021-05-12T10:31
at 2021-05-12T10:31
By Madame
at 2021-05-16T17:46
at 2021-05-16T17:46
By Olivia
at 2021-05-18T03:44
at 2021-05-18T03:44
By Wallis
at 2021-05-21T07:05
at 2021-05-21T07:05
By Frederica
at 2021-05-21T16:18
at 2021-05-21T16:18
By Madame
at 2021-05-25T16:11
at 2021-05-25T16:11
By Lucy
at 2021-05-30T16:11
at 2021-05-30T16:11
By Emma
at 2021-06-03T01:58
at 2021-06-03T01:58
By William
at 2021-06-05T18:04
at 2021-06-05T18:04
By Franklin
at 2021-06-09T11:03
at 2021-06-09T11:03
By Madame
at 2021-06-13T19:22
at 2021-06-13T19:22
By Olga
at 2021-06-15T12:10
at 2021-06-15T12:10
By Thomas
at 2021-06-19T21:16
at 2021-06-19T21:16
By Edwina
at 2021-06-24T17:46
at 2021-06-24T17:46
By Audriana
at 2021-06-26T06:56
at 2021-06-26T06:56
By Rae
at 2021-06-28T22:20
at 2021-06-28T22:20
By Eden
at 2021-07-02T10:05
at 2021-07-02T10:05
By Necoo
at 2021-07-03T20:43
at 2021-07-03T20:43
By Isla
at 2021-07-07T23:40
at 2021-07-07T23:40
By Michael
at 2021-07-11T14:32
at 2021-07-11T14:32
By Frederic
at 2021-07-15T15:23
at 2021-07-15T15:23
By Enid
at 2021-07-16T16:43
at 2021-07-16T16:43
By Necoo
at 2021-07-16T17:50
at 2021-07-16T17:50
By Valerie
at 2021-07-20T15:22
at 2021-07-20T15:22
By Enid
at 2021-07-22T05:05
at 2021-07-22T05:05
By Susan
at 2021-07-23T14:22
at 2021-07-23T14:22
By David
at 2021-07-24T03:53
at 2021-07-24T03:53
By Queena
at 2021-07-25T19:18
at 2021-07-25T19:18
By Zora
at 2021-07-30T17:13
at 2021-07-30T17:13
By Rachel
at 2021-08-01T00:43
at 2021-08-01T00:43
By Olive
at 2021-08-03T02:28
at 2021-08-03T02:28
By Lily
at 2021-08-04T17:18
at 2021-08-04T17:18
By Linda
at 2021-08-06T13:53
at 2021-08-06T13:53
By Daph Bay
at 2021-08-08T13:22
at 2021-08-08T13:22
By Zora
at 2021-08-12T10:56
at 2021-08-12T10:56
By Frederic
at 2021-08-16T10:08
at 2021-08-16T10:08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8-21T09:14
at 2021-08-21T09:14
By Genevieve
at 2021-08-24T16:20
at 2021-08-24T16:20
By Dora
at 2021-08-28T23:09
at 2021-08-28T23:09
By Michael
at 2021-08-31T00:44
at 2021-08-31T00:44
By Frederic
at 2021-08-31T03:12
at 2021-08-31T03:12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8-31T08:28
at 2021-08-31T08:28
By Irma
at 2021-09-05T04:44
at 2021-09-05T04:44
By Dorothy
at 2021-09-06T02:30
at 2021-09-06T02:30
By Blanche
at 2021-09-07T18:55
at 2021-09-07T18:55
By Noah
at 2021-09-11T17:30
at 2021-09-11T17:30
By Frederic
at 2021-09-14T19:16
at 2021-09-14T19:16
By Madame
at 2021-09-18T22:56
at 2021-09-18T22:56
By Megan
at 2021-09-23T19:15
at 2021-09-23T19:15
By Caitlin
at 2021-09-24T12:50
at 2021-09-24T12:50
By Yuri
at 2021-09-27T03:05
at 2021-09-27T03:05
By Kumar
at 2021-09-27T15:22
at 2021-09-27T15:22
By Dorothy
at 2021-10-02T07:59
at 2021-10-02T07:59
By Emma
at 2021-10-04T09:55
at 2021-10-04T09:55
By Anonymous
at 2021-10-08T03:11
at 2021-10-08T03:11
By Damian
at 2021-10-10T18:35
at 2021-10-10T18:35
By Callum
at 2021-10-15T15:10
at 2021-10-15T15:10
By Callum
at 2021-10-19T21:49
at 2021-10-19T21:49
By Eden
at 2021-10-24T08:54
at 2021-10-24T08:54
By Poppy
at 2021-10-27T10:35
at 2021-10-27T10:35
By Elvira
at 2021-10-30T20:03
at 2021-10-30T20:03
By Christine
at 2021-11-01T16:03
at 2021-11-01T16:03
By Zora
at 2021-11-03T14:02
at 2021-11-03T14:02
Related Posts
機械背景往機構或轉軟體
By Kumar
at 2021-02-04T01:56
at 2021-02-04T01:56
如何面試有五個人以上的 面試官
By James
at 2021-02-04T00:43
at 2021-02-04T00:43
逾15萬名竹科人發聲!支持清大設醫學系
By Emily
at 2021-02-04T00:02
at 2021-02-04T00:02
新鮮人都這麼懼怕當設備?
By Charlie
at 2021-02-03T23:39
at 2021-02-03T23:39
請問大家對鑫品生技的印象如何
By Robert
at 2021-02-03T23:01
at 2021-02-03T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