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製造比汽車難台灣卻很強 - 工程師
By Caitlin
at 2023-04-26T21:27
at 2023-04-26T21:27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不太同意
台灣人最大的好處是靈活有彈性
能在最快的時間用最便宜的方法解決問題
體現在晶圓代工上就是良率拉的比別人快
但以前的HTC其實就是軟體bug修的比google 快才快速崛起
講到電動車
Tesla零件75%來自台灣
就是因為台灣供應鏈的彈性
可以隨時量身定制量產
而且Tesla 的車同一款
三個月前後打開來看
內部零件完全不同
Tesla的車子一直在進化越變越好
而這也是靠台灣供應鏈本身所提供的彈性才能做到
其它零件廠從改設計到量產兩年過去了
台灣只要三天
而其它的車廠出了新車後就一層不變
看spaceX也是允許快速的失敗來獲取快速的進步
最後它的falcon 9火箭遠比其它火箭穩定
台積夜鶯計畫讓失敗的速度變快
最後就是研發比別人快
台灣唯一缺的是像Elon musk 這樣的老闆
否則像鴻海電動車都做出來了
還是不想出品牌
只想等其它品牌掛名代工
如果不是台灣地太小
Musk 應該很想把Tesla 和spacex 研發搬來台灣
畢竟你看spacex 為什麼火箭爆來爆去都不心疼?
星艦材料不鏽鋼超級便宜
燃料液態氧, 空氣一堆超便宜
甲烷, 美國油頁岩產生一堆也超便宜
但是養一萬個員工
每個員工年薪二十萬美元
一年就要花二十億美元
這才是最貴的部分
所以Musk 一定寧可每天都爆一台火箭
如果來台灣做研發
一年可能只要花三億美元
馬思克口水應該都流下來了
簡單的說
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進步的比別人快
所以反而適合做難度比較高的產業
但假如那個領域已經做到接近完美了
就該見好就收了
看看台灣的中華隊
如果比賽只打七局
勝率不是就超高的嗎?
※ 引述《sjerrysss (Jerry)》之銘言:
: 就現在的時間點來說
: 台灣要進入汽車業是不可能的了
: 就算是電動車也很難超越歐美日
: 汽車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
: 歐洲和日本累積下來的know how不是台灣小島能夠追得上的
: 單單我個人認為技術力最強大的汽車廠 - 保時捷
: 電光火石的PDK配上黑科技的四輪驅動
: 911 Turbo S馬力比別人小卻可以讓馬力更大的對手吃灰
: 還有700多匹馬力的Taycan Turbo S在紐柏林北賽道把超過1000匹馬力的特斯拉Model S
P
: laid拉下最速電動車寶座
: 再看看日本
: 汽車界妥善率前段班的豐田和本田
: 能有頂尖的品質穩定度也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經驗
: 而且不只是妥善率
: 日本還有能讓耳朵懷孕的LFA、東瀛戰神GT-R、最速前驅Civic Type-R這些頂尖車款
: 這些歐洲和日本車廠長期累積下來
: 針對車輛操駕和妥善率的know how
: 他們不只是懂得製造汽車
: 更懂得如何製造頂尖的汽車產品
: 另外台灣剛發展汽車時
: 就要保護裕隆這個巨嬰企業
: 從開頭就被扯後腿了
: 怎麼可能發展得好
: 反觀晶片業
: 發展也不過半世紀
: 台灣剛好趕上晶片界的濫觴
: 成為晶片產業的先鋒
: 加上勞工文化可以滿足製造晶片的需求
: 剛好彌補美國勞工條件的缺點
: 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當然發展得好
--
台灣人最大的好處是靈活有彈性
能在最快的時間用最便宜的方法解決問題
體現在晶圓代工上就是良率拉的比別人快
但以前的HTC其實就是軟體bug修的比google 快才快速崛起
講到電動車
Tesla零件75%來自台灣
就是因為台灣供應鏈的彈性
可以隨時量身定制量產
而且Tesla 的車同一款
三個月前後打開來看
內部零件完全不同
Tesla的車子一直在進化越變越好
而這也是靠台灣供應鏈本身所提供的彈性才能做到
其它零件廠從改設計到量產兩年過去了
台灣只要三天
而其它的車廠出了新車後就一層不變
看spaceX也是允許快速的失敗來獲取快速的進步
最後它的falcon 9火箭遠比其它火箭穩定
台積夜鶯計畫讓失敗的速度變快
最後就是研發比別人快
台灣唯一缺的是像Elon musk 這樣的老闆
否則像鴻海電動車都做出來了
還是不想出品牌
只想等其它品牌掛名代工
如果不是台灣地太小
Musk 應該很想把Tesla 和spacex 研發搬來台灣
畢竟你看spacex 為什麼火箭爆來爆去都不心疼?
星艦材料不鏽鋼超級便宜
燃料液態氧, 空氣一堆超便宜
甲烷, 美國油頁岩產生一堆也超便宜
但是養一萬個員工
每個員工年薪二十萬美元
一年就要花二十億美元
這才是最貴的部分
所以Musk 一定寧可每天都爆一台火箭
如果來台灣做研發
一年可能只要花三億美元
馬思克口水應該都流下來了
簡單的說
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進步的比別人快
所以反而適合做難度比較高的產業
但假如那個領域已經做到接近完美了
就該見好就收了
看看台灣的中華隊
如果比賽只打七局
勝率不是就超高的嗎?
※ 引述《sjerrysss (Jerry)》之銘言:
: 就現在的時間點來說
: 台灣要進入汽車業是不可能的了
: 就算是電動車也很難超越歐美日
: 汽車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
: 歐洲和日本累積下來的know how不是台灣小島能夠追得上的
: 單單我個人認為技術力最強大的汽車廠 - 保時捷
: 電光火石的PDK配上黑科技的四輪驅動
: 911 Turbo S馬力比別人小卻可以讓馬力更大的對手吃灰
: 還有700多匹馬力的Taycan Turbo S在紐柏林北賽道把超過1000匹馬力的特斯拉Model S
P
: laid拉下最速電動車寶座
: 再看看日本
: 汽車界妥善率前段班的豐田和本田
: 能有頂尖的品質穩定度也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經驗
: 而且不只是妥善率
: 日本還有能讓耳朵懷孕的LFA、東瀛戰神GT-R、最速前驅Civic Type-R這些頂尖車款
: 這些歐洲和日本車廠長期累積下來
: 針對車輛操駕和妥善率的know how
: 他們不只是懂得製造汽車
: 更懂得如何製造頂尖的汽車產品
: 另外台灣剛發展汽車時
: 就要保護裕隆這個巨嬰企業
: 從開頭就被扯後腿了
: 怎麼可能發展得好
: 反觀晶片業
: 發展也不過半世紀
: 台灣剛好趕上晶片界的濫觴
: 成為晶片產業的先鋒
: 加上勞工文化可以滿足製造晶片的需求
: 剛好彌補美國勞工條件的缺點
: 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當然發展得好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23-04-24T06:49
at 2023-04-24T06:49
By Kumar
at 2023-04-28T08:21
at 2023-04-28T08:21
By Frederic
at 2023-04-24T06:49
at 2023-04-24T06:49
By Mason
at 2023-04-28T08:21
at 2023-04-28T08:21
By Freda
at 2023-04-24T06:49
at 2023-04-24T06:49
By Elizabeth
at 2023-04-28T08:21
at 2023-04-28T08:21
By Victoria
at 2023-04-24T06:49
at 2023-04-24T06:49
By Olive
at 2023-04-28T08:21
at 2023-04-28T08:21
By Blanche
at 2023-04-24T06:49
at 2023-04-24T06:49
By Ina
at 2023-04-28T08:21
at 2023-04-28T08:21
Related Posts
職位比你高的雞巴人要怎麼調適
By Candice
at 2023-04-26T21:20
at 2023-04-26T21:20
面試請益(皮卡OPM/英華達採購)
By Heather
at 2023-04-26T21:14
at 2023-04-26T21:14
Re: 邦邦調薪
By Madame
at 2023-04-26T21:12
at 2023-04-26T21:12
晶片製造比汽車難台灣卻很強
By Elma
at 2023-04-26T20:07
at 2023-04-26T20:07
系統廠最近是不是庫存很多?
By Queena
at 2023-04-26T19:26
at 2023-04-26T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