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鬥到太空!NASA警告:天宮一號威脅美太空優勢 - 工程師
By Kumar
at 2020-09-25T20:00
at 2020-09-25T20:00
Table of Contents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4888109
2020-09-25 15:15 聯合報 / 編譯張君堯/即時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23日向國會表示,國際太空
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除役後,美國在地球軌道保有一席之地至關重要,
以防中國取得戰略優勢。
國際太空站是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洲國家合作建造的太空科學實驗室,於
1998年發射第一個部件、2000年啟用至今,預計將運作至2030年。
布萊登斯坦向國會議員提出警告,鑒於北京希望「天宮一號」太空站在2022 年運作,對
美國維持太空主導權至關重要。布萊登斯坦指出:「當ISS大限到來。為了讓美國在低軌
道保有一席之地,我們必須為下個階段做好準備。」低軌道指的是距離地球表面 2000 公
里以下的軌道。
中國官媒新華社6月宣布,天宮一號正與17個不同國家的23個實體合作進行科學實驗,對
象包括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如法國、德國、日本、肯亞以及祕魯。
布萊登斯坦說:「中國正急速打造『中國國際太空站』,並向我們的國際夥伴推銷。假如
在耗費這麼多時間精力後,我們卻放棄低軌道與太空領域,那將會是場悲劇。」
為此NASA要求2021財政年度提撥1.5億美元(約43億新台幣)預算來協助低軌道商業化。
布萊登斯坦說:「我們希望看見公私營合作,讓NASA得以處理商業太空站供應商的問題,
讓我們在低軌道永保一席之地。」
布萊登斯坦解釋,國際太空站的微重力為科技發展提供相當可觀的潛力,包括新創藥品、
人體器官3D列印,及人工視網膜治療黃斑部病變等都會受益,因此國會有必要資助NASA建
立太空站。
以往在太空領域,各國通常會屏除政治歧見攜手合作,但隨著美中對峙態勢升高,布萊登
斯坦強調,不能將太空領域拱手讓給一個「與我們利益不相符」的國家。
--
窮人想翻身靠讀書,窮鬼不會讀書想翻身只能靠抓交替~~
PS:廟公收留乞丐,乞丐趕走廟公,然後乞丐變廟公,廟公變乞丐,這就是抓交替~
--
2020-09-25 15:15 聯合報 / 編譯張君堯/即時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23日向國會表示,國際太空
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除役後,美國在地球軌道保有一席之地至關重要,
以防中國取得戰略優勢。
國際太空站是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歐洲國家合作建造的太空科學實驗室,於
1998年發射第一個部件、2000年啟用至今,預計將運作至2030年。
布萊登斯坦向國會議員提出警告,鑒於北京希望「天宮一號」太空站在2022 年運作,對
美國維持太空主導權至關重要。布萊登斯坦指出:「當ISS大限到來。為了讓美國在低軌
道保有一席之地,我們必須為下個階段做好準備。」低軌道指的是距離地球表面 2000 公
里以下的軌道。
中國官媒新華社6月宣布,天宮一號正與17個不同國家的23個實體合作進行科學實驗,對
象包括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如法國、德國、日本、肯亞以及祕魯。
布萊登斯坦說:「中國正急速打造『中國國際太空站』,並向我們的國際夥伴推銷。假如
在耗費這麼多時間精力後,我們卻放棄低軌道與太空領域,那將會是場悲劇。」
為此NASA要求2021財政年度提撥1.5億美元(約43億新台幣)預算來協助低軌道商業化。
布萊登斯坦說:「我們希望看見公私營合作,讓NASA得以處理商業太空站供應商的問題,
讓我們在低軌道永保一席之地。」
布萊登斯坦解釋,國際太空站的微重力為科技發展提供相當可觀的潛力,包括新創藥品、
人體器官3D列印,及人工視網膜治療黃斑部病變等都會受益,因此國會有必要資助NASA建
立太空站。
以往在太空領域,各國通常會屏除政治歧見攜手合作,但隨著美中對峙態勢升高,布萊登
斯坦強調,不能將太空領域拱手讓給一個「與我們利益不相符」的國家。
--
窮人想翻身靠讀書,窮鬼不會讀書想翻身只能靠抓交替~~
PS:廟公收留乞丐,乞丐趕走廟公,然後乞丐變廟公,廟公變乞丐,這就是抓交替~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20-09-26T06:27
at 2020-09-26T06:27
By Ivy
at 2020-09-27T10:40
at 2020-09-27T10:40
By Lucy
at 2020-09-29T04:28
at 2020-09-29T04:28
By Tom
at 2020-09-30T15:01
at 2020-09-30T15:01
By Susan
at 2020-10-03T12:52
at 2020-10-03T12:52
By Bethany
at 2020-10-05T04:01
at 2020-10-05T04:01
By Dora
at 2020-10-09T07:36
at 2020-10-09T07:36
By Elma
at 2020-10-10T14:11
at 2020-10-10T14:11
By Rachel
at 2020-10-12T16:59
at 2020-10-12T16:59
By Faithe
at 2020-10-14T14:14
at 2020-10-14T14:14
Related Posts
全球累計270萬台工業機器人、2019年機器
By Enid
at 2020-09-25T19:59
at 2020-09-25T19:59
EDA的地位是什麼?
By Joe
at 2020-09-25T16:06
at 2020-09-25T16:06
公投一下,明天要補班的公司應該踢出科技
By Una
at 2020-09-25T14:44
at 2020-09-25T14:44
該怎麼適應公司的review文化
By Belly
at 2020-09-25T13:14
at 2020-09-25T13:14
微軟擴大支援ARM 高通、聯發科受惠
By Xanthe
at 2020-09-25T12:14
at 2020-09-25T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