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與穩定抉擇 - 工程師
By Suhail Hany
at 2017-05-09T16:32
at 2017-05-09T16:3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luveitie (Corey)》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Soft_Job 看板 #1P2fzWiG ]
: 作者: eluveitie (Corey) 看板: Soft_Job
: 標題: [請益] 興趣與穩定抉擇
: 時間: Thu May 4 11:26:22 2017
: 各位前輩好
: 之前有發過offer請益的問題
: 相當感謝各位前輩給小弟的建議
: 這篇想探討年紀與工作的抉擇
: 想聽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 ------------------------------------------------------
: 小弟目前碩畢當完兵,但也已經27歲
: 學貸背了6.70萬
: 且家境普普
: 目前第一份工作得到兩間offer
: 一間比較有興趣,但是是新創接案公司
: 可以學到許多東西,且若運氣好公司發展不錯
: 或許也算是先進去卡位?
: 但往後跳公司可能履歷上就沒那麼好看
: 另一間就是穩定大公司(廣達BMC),但興趣方面來講較欠缺
: 也能學到東西,且之後跳公司履歷上比較OK
: 若是個年輕幾歲可能會義無反顧選新創去闖闖
: 但目前已經逼近30
: 不知道若是各位前輩會選擇哪條路呢?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經驗與想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討論與不見的意見,
無意說服任何人啦,只希望保有各自看法的自由。
我是個工作十年的FW工程師,
待過(曾經)排名前幾的IC豬屎屋,也待過兩間中小型(不足70人)公司,
其實這個問題很典型,就是大公司與小(新創)公司的選擇,
說實在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答案,因為伴隨的變因實在太多。
大公司相對穩定、分工細膩、保護傘強大、薪資普遍較高且穩定,
但相對的,規範多而繁雜,權力被少數人所把持,存在許多不容許被動搖的遊戲規則。
不過以新鮮人來說,畢竟是個比較中庸的選項,進可攻退可守。
以我自身的經驗回顧,選擇大公司對個人而言,最大最大的風險是--
"偏高的薪資、群策群力所樹立的技術壁壘、與相對安逸的環境,
很容易讓人高估自己的實力,在公司的招牌下產生睥睨他人的錯覺。"
大公司與小(新創)公司對員工要求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專才與通才。
大公司需要員工在一個極微小的領域拔尖,以取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這是他們主要的利基所在,眾家好手決戰在技術之巔。
而其握有的龐大資源,足以掩蓋所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缺失,讓內部所有人吃大鍋飯,
所以大公司並非各個面向都做得很好,只是除了核心區塊之外其他都不是關鍵。
而當所有成績被打包成一間公司的招牌時,委身其中的個體就少有機會被單獨考驗,
當然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個好棒棒的萬能咖,
等哪一天離開公司親臨殘酷舞台,真的是再回首已百年身。
但若能時時自我檢視、善用大公司豐富的資源以及安穩的環境讓自己成長,
對有學貸、以及家庭支出等經濟壓力的新鮮人來說,不啻是個風險較低的穩當選擇。
等確定自己翅膀硬了,已經撞到公司的天花板,到時再來談興趣也不遲。
畢竟人生在世,麵包總是首要考量,凡事都得一家老小吃飽了才有商量的餘裕,
只怕自己到時也安逸到無法追求自己的興趣了,
但,
如果連安逸都克服不了,又憑什麼說服自己能靠興趣吃飯呢? 是吧?
而相對的,小(新創)公司就是一個血淋淋的肉搏場域,
一般而言具備的高端技術門坎較為薄弱,資源人力等也相對缺乏,
鎖定的是一些獲利模式尚不明確、或是利潤過低養不起大公司的小型利基市場。
(這是合理的,否則上述條件都成立的話,大公司就直接投資源進來了。)
在這種狀況下,產品樣貌、獲利模式可能都還在摸索,尚未穩定。
要依靠少量的人力,以及抓襟見肘的資金,去應付隨時可能變化的開發環境,
自然就傾向需要一個抵十個的通才。
這更包含了管理事務以及領導員工的能力,轉戰小公司的主管很容易在這一關折翼,
難以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突破眼前所面臨的一個個難關,
畢竟曾待過的大公司,在資源以及人力的數量級都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當有用不完的人跟資源,誰會燒自己的腦袋去榨出最佳效率呢?
我覺得小公司能提供最主要的,不是鑽研的興趣、而是發揮的舞台,
興趣會被消磨、也可能改變,一開始就用作搏命的理由實在太過冒險。
若真有興趣的東西,理應先在正職之餘,沒有時間與產出的壓力下,細心培養胃口,
以可控制的風險,分批投入少量的時間與金錢作為測試,同時積累自己的能力值。
就算最終的結果失敗,又或者興趣轉移,
那也不過就是一次小小的投資失利,尚不至於傷筋動骨,
況且,所有投資,有很大的機率會反饋在自身的成長上,幾乎是不會空手而返的。
另外提一個我個人比較異於一般人的作法,
我會審視所有不必要的硬支出(講白了最重要的就是房貸),以壓低對薪水的依賴性。
就如我認為的,小(新創)公司能提供的薪資空間多半較為侷限,
想用他們能支付的薪資活下去,就必須先控制自己的常態性支出。
作為換取一個能施展拳腳的舞台的代價,這樣的要求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現在對小(新創)公司的要求就只有--
給我月薪別讓我一家老小餓死,我就用盡我的能耐陪你玩。
所以我自己的結論是,
先讓自己強大到能有尊嚴地工作以及生活,剩下就隨每個人的喜好梭哈囉。
--
為什麼那邊那個人那麼傷心呢? ││││││
因為他是台灣人啊,吃的比我們還毒哩! 2.5ppm ˍ︵ │││ 還好我們
0.5ppm ꈠꈠ2ppm ╱ ╱▏ ││ 不用吃…
ꈠ ꈠ ◤ ◥ │ ̄▏ ˍ 0ppm
| | | ╱ ╱ ꈠ 兞1m◢ ꄠ (||) ω ꈠㄦ
--
: ※ [本文轉錄自 Soft_Job 看板 #1P2fzWiG ]
: 作者: eluveitie (Corey) 看板: Soft_Job
: 標題: [請益] 興趣與穩定抉擇
: 時間: Thu May 4 11:26:22 2017
: 各位前輩好
: 之前有發過offer請益的問題
: 相當感謝各位前輩給小弟的建議
: 這篇想探討年紀與工作的抉擇
: 想聽聽各位前輩的意見
: ------------------------------------------------------
: 小弟目前碩畢當完兵,但也已經27歲
: 學貸背了6.70萬
: 且家境普普
: 目前第一份工作得到兩間offer
: 一間比較有興趣,但是是新創接案公司
: 可以學到許多東西,且若運氣好公司發展不錯
: 或許也算是先進去卡位?
: 但往後跳公司可能履歷上就沒那麼好看
: 另一間就是穩定大公司(廣達BMC),但興趣方面來講較欠缺
: 也能學到東西,且之後跳公司履歷上比較OK
: 若是個年輕幾歲可能會義無反顧選新創去闖闖
: 但目前已經逼近30
: 不知道若是各位前輩會選擇哪條路呢?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經驗與想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討論與不見的意見,
無意說服任何人啦,只希望保有各自看法的自由。
我是個工作十年的FW工程師,
待過(曾經)排名前幾的IC豬屎屋,也待過兩間中小型(不足70人)公司,
其實這個問題很典型,就是大公司與小(新創)公司的選擇,
說實在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答案,因為伴隨的變因實在太多。
大公司相對穩定、分工細膩、保護傘強大、薪資普遍較高且穩定,
但相對的,規範多而繁雜,權力被少數人所把持,存在許多不容許被動搖的遊戲規則。
不過以新鮮人來說,畢竟是個比較中庸的選項,進可攻退可守。
以我自身的經驗回顧,選擇大公司對個人而言,最大最大的風險是--
"偏高的薪資、群策群力所樹立的技術壁壘、與相對安逸的環境,
很容易讓人高估自己的實力,在公司的招牌下產生睥睨他人的錯覺。"
大公司與小(新創)公司對員工要求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專才與通才。
大公司需要員工在一個極微小的領域拔尖,以取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這是他們主要的利基所在,眾家好手決戰在技術之巔。
而其握有的龐大資源,足以掩蓋所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缺失,讓內部所有人吃大鍋飯,
所以大公司並非各個面向都做得很好,只是除了核心區塊之外其他都不是關鍵。
而當所有成績被打包成一間公司的招牌時,委身其中的個體就少有機會被單獨考驗,
當然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個好棒棒的萬能咖,
等哪一天離開公司親臨殘酷舞台,真的是再回首已百年身。
但若能時時自我檢視、善用大公司豐富的資源以及安穩的環境讓自己成長,
對有學貸、以及家庭支出等經濟壓力的新鮮人來說,不啻是個風險較低的穩當選擇。
等確定自己翅膀硬了,已經撞到公司的天花板,到時再來談興趣也不遲。
畢竟人生在世,麵包總是首要考量,凡事都得一家老小吃飽了才有商量的餘裕,
只怕自己到時也安逸到無法追求自己的興趣了,
但,
如果連安逸都克服不了,又憑什麼說服自己能靠興趣吃飯呢? 是吧?
而相對的,小(新創)公司就是一個血淋淋的肉搏場域,
一般而言具備的高端技術門坎較為薄弱,資源人力等也相對缺乏,
鎖定的是一些獲利模式尚不明確、或是利潤過低養不起大公司的小型利基市場。
(這是合理的,否則上述條件都成立的話,大公司就直接投資源進來了。)
在這種狀況下,產品樣貌、獲利模式可能都還在摸索,尚未穩定。
要依靠少量的人力,以及抓襟見肘的資金,去應付隨時可能變化的開發環境,
自然就傾向需要一個抵十個的通才。
這更包含了管理事務以及領導員工的能力,轉戰小公司的主管很容易在這一關折翼,
難以有效利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突破眼前所面臨的一個個難關,
畢竟曾待過的大公司,在資源以及人力的數量級都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當有用不完的人跟資源,誰會燒自己的腦袋去榨出最佳效率呢?
我覺得小公司能提供最主要的,不是鑽研的興趣、而是發揮的舞台,
興趣會被消磨、也可能改變,一開始就用作搏命的理由實在太過冒險。
若真有興趣的東西,理應先在正職之餘,沒有時間與產出的壓力下,細心培養胃口,
以可控制的風險,分批投入少量的時間與金錢作為測試,同時積累自己的能力值。
就算最終的結果失敗,又或者興趣轉移,
那也不過就是一次小小的投資失利,尚不至於傷筋動骨,
況且,所有投資,有很大的機率會反饋在自身的成長上,幾乎是不會空手而返的。
另外提一個我個人比較異於一般人的作法,
我會審視所有不必要的硬支出(講白了最重要的就是房貸),以壓低對薪水的依賴性。
就如我認為的,小(新創)公司能提供的薪資空間多半較為侷限,
想用他們能支付的薪資活下去,就必須先控制自己的常態性支出。
作為換取一個能施展拳腳的舞台的代價,這樣的要求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現在對小(新創)公司的要求就只有--
給我月薪別讓我一家老小餓死,我就用盡我的能耐陪你玩。
所以我自己的結論是,
先讓自己強大到能有尊嚴地工作以及生活,剩下就隨每個人的喜好梭哈囉。
--
為什麼那邊那個人那麼傷心呢? ││││││
因為他是台灣人啊,吃的比我們還毒哩! 2.5ppm ˍ︵ │││ 還好我們
0.5ppm ꈠꈠ2ppm ╱ ╱▏ ││ 不用吃…
ꈠ ꈠ ◤ ◥ │ ̄▏ ˍ 0ppm
| | | ╱ ╱ ꈠ 兞1m◢ ꄠ (||) ω ꈠㄦ
--
All Comments
By Margaret
at 2017-05-10T07:05
at 2017-05-10T07:05
By Ida
at 2017-05-10T09:13
at 2017-05-10T09:13
By Yuri
at 2017-05-10T12:50
at 2017-05-10T12:50
By Delia
at 2017-05-14T21:18
at 2017-05-14T21:18
By Rebecca
at 2017-05-17T08:55
at 2017-05-17T08:55
By Olive
at 2017-05-20T20:09
at 2017-05-20T20:09
By Doris
at 2017-05-23T06:36
at 2017-05-23T06:36
By Iris
at 2017-05-26T19:21
at 2017-05-26T19:21
By George
at 2017-05-26T22:20
at 2017-05-26T22:20
By Elizabeth
at 2017-05-28T13:49
at 2017-05-28T13:49
By Freda
at 2017-06-01T08:37
at 2017-06-01T08:37
By Sierra Rose
at 2017-06-02T13:50
at 2017-06-02T13:50
By Irma
at 2017-06-07T03:01
at 2017-06-07T03:01
By Madame
at 2017-06-11T12:01
at 2017-06-11T12:01
By Madame
at 2017-06-11T18:23
at 2017-06-11T18:23
By Emily
at 2017-06-13T11:15
at 2017-06-13T11:15
By Eartha
at 2017-06-15T12:31
at 2017-06-15T12:31
By Jack
at 2017-06-20T04:40
at 2017-06-20T04:40
By Kelly
at 2017-06-23T09:44
at 2017-06-23T09:44
By Elvira
at 2017-06-28T06:07
at 2017-06-28T06:07
By Olga
at 2017-06-28T14:21
at 2017-06-28T14:21
By Olga
at 2017-06-29T16:54
at 2017-06-29T16:54
By Queena
at 2017-07-02T04:41
at 2017-07-02T04:41
By Audriana
at 2017-07-02T07:31
at 2017-07-02T07:31
By Eartha
at 2017-07-06T22:05
at 2017-07-06T22:05
By Oliver
at 2017-07-09T13:03
at 2017-07-09T13:03
By Liam
at 2017-07-10T06:07
at 2017-07-10T06:07
By Audriana
at 2017-07-14T14:08
at 2017-07-14T14:08
By Wallis
at 2017-07-18T09:29
at 2017-07-18T09:29
By Wallis
at 2017-07-21T15:04
at 2017-07-21T15:04
By Lauren
at 2017-07-25T18:33
at 2017-07-25T18:33
By Ida
at 2017-07-30T05:20
at 2017-07-30T05:20
Related Posts
千竣科技違反勞基法,官司結果
By Daph Bay
at 2017-05-09T16:19
at 2017-05-09T16:19
聯發科員工分紅 一年不如一年
By Franklin
at 2017-05-09T15:43
at 2017-05-09T15:43
陸經理抱怨台女出差像花瓶 無專業到處打
By Thomas
at 2017-05-09T14:08
at 2017-05-09T14:08
台北連淨綠色科技徵食品研發工程師
By Lily
at 2017-05-09T13:38
at 2017-05-09T13:38
全球前10大半導體洗牌 英飛凌取代聯發
By Dinah
at 2017-05-09T12:37
at 2017-05-09T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