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適應公司的review文化 - 工程師

Edward Lewis avatar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9-26T11:49

Table of Contents

我從主管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千古難解的類婆媳問題

孫子兵法有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翻譯:如果主管跟工程師互相了解人事時地物,事情處理起來會比較有準則
如果互相不瞭解,事情處理起來會事倍功半

結論:
互相間個性、工作能力、專案狀態、日程、目標….的了解是共同責任,主管應擔60%,工程師擔40%
解問題也是共同的責任,主管應擔20%,工程師擔80%
問題解不出來,主管應擔80%責任,主管的主管應擔20%
一個主管可能帶20個工程師,要面對20個問題,每個問題真的沒辦法involve很深入,
厲害的主管或許可以一次面對10個問題,但肯定會分輕重緩急,
若是急了,甚至昨晚被老婆罰睡客廳,那review時會講出甚麼難聽的話都是人性,
但是如果平常review也是這樣,那主管的EQ可能是有問題,或者剛好是更年期
先彼此了解雙方處境,直接私下溝通(避免在會議上),通常會是很好的做法
我每年Q4都會約談工程師,一個大概聊4個小時,需要耗掉兩個多禮拜的工作時間,
但是我認為成效不錯,因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翻譯:還是要以主管的意見為主,畢竟問題解不出來主管還是要擔80%的責任;
但工程師有權利與義務針對目前的態勢提出建議來輔佐主管的決策,
讓雙方可以掌握真正的狀況而根據具體狀況採取不同的措施

結論:主管跟工程師是一體的,從客戶或高層的角度來看,問題就是沒解決,
就是你們的責任,而通常客戶或高層不會去指責一個小兵戰敗,
最終還是會把矛頭指到主管。
所以這裡有個有趣的現象,執行成敗與負擔成敗的人不同,就會出現互相指責的現象,
但若從外部來看,這兩個人是被視為一體的,實在沒有什麼好分彼此的,
兩個人就是得把問題解決。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翻譯:每個問題都可以被解決不該被稱讚或自傲;根本就沒有問題這才是王道;
所以在規劃或設計時就避免問題發生才是上策,
其次則是從規格或者入料檢或者設備能力來避免這個問題,
下策是面對問題進行一堆實驗又要改元件規格又要改設備參數

結論:主管跟工程師還是一體的,在決定規格之前要預測哪些問題會發生並防範,
或者就先談規格;只要出了問題,review不完,實驗不完,報告不完,
那就是無間地獄的情形了

好了,我先去解決今天的第101個問題了
希望各位以後通通沒問題





※ 引述《negohsu (專打不專業環團)》之銘言:
: 每間工司review的文化不盡相同
: 但是從留言來看,你應該也能發現
: 大家的處境都差不多,頂多就是程度的差異。
: 以前,我是走兩套並行式
: 老闆說的對,照著做一套給他
: 同時,我也會提一個自己的方案,美其名是根據老闆的想法,更進一步的思考,實際是我
: 覺得這樣做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不管是哪個方法走哪條路,問題解決了都一定
: 是老闆英明的決定。
: 但是,後來這條路越來越難走,因為問題壓的due day 越來越緊,老闆的老闆給的壓力也
: 越來越強,這時老闆的想法就會很多,什麼奇怪的想發都不意外。
: 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能提供想法的機會就變的很少,經常性的變成老闆怎麼說自己就照著
: 做,然後把report,發給老闆,再繼續下輪實驗的loop。高級工程師只是職稱,真正的功
: 能變成了領多一點薪水的助工,偶爾還要被酸個幾句:拿出你的專業或是要證明你對公司
: 是有貢獻的。
: 接下來,地基會越挖越深,直接穿過十八層,明明都是高級助工,只是負責做實驗,整理
: 報告的份,但是問題一直解不了的情況下,還要被review
: 這個run為什麼要這麼做
: (啊?不是你告訴我這麼做的嗎?)
: 這個結果這麼爛,為什麼?
: (我也想問啊)
: 你想一下機制,告訴我為什麼這樣
: (????)
: 然後,接下來這個run要這麼做
: (抄些筆記中...)
: 然後開啟無限迴圈
: 但是會出現複數split
: 直到....
: 老闆良心發現
: 哈。
: 如過待的還不夠深,就多賺個幾年
: 如果已經看不到天了,就換個地方
: 從頭開始挖

--

All Comments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0-09-27T15:46
哥,說重點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0-09-30T02:11
看到聊了四個小時覺得真有心 然後看到一樓害我笑出來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20-10-03T19:18
補班日還要解題, 辛苦了~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20-10-06T02:18
推 但就個人經驗來看 聽不懂的人 一輩子也聽不懂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20-10-07T01:07
推補班日還要解題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0-10-11T00:11
推1F, 原PO真實狀況下可能真的有點囉哩囉嗦的. 被約談4小
時, 想想真的有點煎熬
Ula avatar
By Ula
at 2020-10-11T05:02
可憐囉嗦人 有文化釋懷啊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0-10-15T10:33
一樓才是精華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0-10-17T11:48
推 不曉得有沒有推薦的書在講這種職場謀略的?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0-10-21T17:41
有的公司高層是直接下來review工程師的,直接跳過中間
那個部份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20-10-23T04:14
我聽不太懂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20-10-24T00:56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0-10-24T07:29
聊四小時感覺有點久 但願意聊會覺得這主管是不錯的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0-10-27T03:46
1小時差不多,4小時真的很崩潰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0-10-31T07:02
若這四小時會有得到相對應的改善,我覺得值得 但別在我
趕報告/實驗的時候來XD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0-11-05T01:35
好主管!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20-11-05T08:54
大概是最多4小時,不限制時間長短吧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0-11-10T04:08
四小時 確實很用心與下功夫 佩服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0-11-13T18:59
廢話 等屬下薪資責任同比例再談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0-11-17T18:38
想跟這樣的主管做事

營造業每2.17天死1人 菜鳥監工請益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0-09-25T23:57
前輩各位好 小弟我10月將去公司報到為菜鳥監工 隔天就會下派工地 最近新聞常常出現 聳動標題 營造業每2.17天死1人 讓我有點害怕 我願意操 假少 薪 ...

外商門檻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20-09-25T22:43
大學畢業6.5年經驗 那可能還不到30歲 假設你29歲那屆好了 1. 說不看學歷一般大概就是要10年以上工作經驗 目前看來你沒有 或是除非有啥豐功偉業 出去談事情喊水會結凍 2. 外商PM現在35歲以下的求職者老實說學歷都太好了 海外碩一票 國內台政一堆 你要贏他們要有很明顯 ...

關於電機的控制組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20-09-25T21:40
以目前台灣和全球的環境來看 電機選控制組(不知道eda算不算在這裡面) 而沒選固態組是不是較不明智 控制組未來的出路相比之下侷限不少 有前輩能稍微列舉學控制可能的職位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突發 華為手機總部松山湖實驗室起火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20-09-25T21:13
※ [本文轉錄自 MobileComm 看板 #1VRTLNa4 ] 作者: only87pa (不能再高了) 看板: MobileComm 標題: [新聞] 突發 華為手機總部松山湖實驗室起火 時間: Fri Sep 25 19:32:37 2020 https://bit.ly/3n1xTQS 突發 ...

外資指5G數據機送樣蘋果 聯發科:不評論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9-25T20:14
外資指5G數據機送樣蘋果 聯發科:不評論 美系外資發布報告指出,聯發科5G薄型數據機產品近期送樣蘋果(Apple),初期將瞄準 蘋果iPad產品。只是聯發科對此表示,不評論。 美系外資報告中表示,經過產業鏈調查發現,聯發科薄型數據機產品近期已開始送樣蘋果 ,首要目標很可能是蘋果2022年的iPad,也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