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梁問題 - 土木
By Linda
at 2011-07-25T13:24
at 2011-07-25T13:2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fxx (蝦!手痛真久)》之銘言:
: ※ 引述《ppopzj (傻強)》之銘言:
: : 用懸臂梁的方式取代短梁檢討確實好處理很多。這算不算是
: : 取巧,明明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處理,像採用非線性分析、靜
: : 力推進求得該桿件實際剪力大小做設計,而不要一味的選擇
: : 用法規建議的方式(Mp + Mp) / L來做設計。
: 法規不是建議啊,是要求啊,要求
: 如果短梁可以用靜力推完只要配基本剪力筋的話,
: 我想以上的討論基本上都不用討論了
其實這邊你不太需要回應,因為這邊我只是在打高空,隨便講講
而以。主要是想說依法規設計出來的東西也不會是結構的實際行
為。我自已也不會用非線性行為來做設計。
: : 耐震設計最高原則應該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 如今法規卻使得結構物大震不壞。
: 法規不是大震不壞,是大震讓人有時間跑出來
: 如果梁剪力不足,是只有開裂?還是梁會剪斷?
: 為什麼要設計到VP,是為了要讓梁達到法規要的塑鉸時還不致於剪斷嗎?
: 那這不就只是大震不倒..
梁產生剪力破壞之後房子會倒嗎?現在市面上不是很多結構補強的廠商,
有沒有用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剪力補強的案子蠻多的。
: : 短梁如果在一般地震力下即產生剪力裂縫,這確實是有值得
: : 檢討的地方。
: 短梁如果在你設計到VP的配筋,結果在一般地震力下還有剪力裂縫..
: 那真的非常值得檢討!
: : 這位板友的意思是應該是短梁內加鋼板,成本應該不會提高太多,我見過設
: : 計公司如此設計,是否是好方法,見人見智囉。
: 短梁內加鋼板..之前的公司老闆有提過這個方法,不過請注意
: 只有SRC才能用鋼板吃到夠哦... RC是有上限的
: 另外.. 施工做的到的,大概是外貼鋼版.. 內加鋼版應該要有一些有創意的施工方法
這個議提確實是可以討論,用RC規範定議剪力強度有上限,
那SRC規範定議剪力強度呢??
那我可不可以只有這隻梁當成SRC設計??
我的想法是因為台灣的規範都個走個的,沒有統合,才會出現這種奇特的現像。
我RC做不過,我就把他當成SRC的現像。
: : 這樣講談話就比較嚴肅了。
: : 符合法規地震下房子就一定不會倒?不符合法規地震下房子就一定倒?
: : 921的經驗告訴我不是絕對,房子會不會倒不是結構設計規劃決定,
: 嘖嘖,921能對您有經驗.. 那你也是老老手了..前輩~
: 921我還在唸書耶.. ~
: 符合法規的房子倒了沒責任
: 不符合法規的房子倒了有責任
: 結構設計是負責房子不會倒嗎?
好說好說,921發生的時候我還只是高中生,設計經驗不只來至於自已的設計案,
921的報告、專討、研究非常的多,我想也可以吸收進來當成我們的經驗,這樣不
算是經驗嗎。
結構設計責任不是負責房子會不會倒??那結構設計的責任是??
: : 其實每個人設計想法均有他的考量,不應否定別人的設計想法。
: : 如果將短梁兩端設定為鉸接,那短梁將不承受地震力,那地震力
: : 將由其他桿件吸收,地震後短梁會產生塑性角,但不會出現剪力
: : 裂縫,而主體結構與分析時相同,並未造成實際的不保守,不失
: : 為一個方法。怎麼說別人在自我催眠。
: 這說法讓我的感覺是,短梁設計不出來的時候,就把梁兩端設鉸接
: 鉸接當然吃不到地震力,就設計的過了
: 但是您說的「地震後短梁會產生塑角,但不會出現剪力裂縫」
: 這句話真的有爭議..塑鉸的定義是主筋進入降伏階段
: 因為一開始短梁就被設計成不吃地震力,但是實際上他的勁度都在
: RC結構,勁度主要由RC提供,所以這樣設計是否合理,設計的人自己
: 心中要有一把尺~ 是不是自我催眠可能說的比較重一點
: 市面上有些公司設計的鋼筋量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很少的意思)
: 我們不說他錯,而是要問自己,會不會這樣去設計一棟房子
: 這樣設計心安嗎?
: 我可能比較主觀一點的看,我覺的這樣設計是錯的,當然,您說的也是
: 設計沒有什麼對或錯,還是要看你要的市場在哪邊。
這個部份我跟你的想法很接近,有的人可以用取巧的方式來得到較佳的解,
但這個不至於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設計者的想法,雖然我大概你知道你提的
是那間公司,之前因為業主要求我們調整成與他們接近所以有給我們圖,就
很明顯的發現,此事務所的想法跟我們差蠻遠的,地下室不需採耐震設計。
這個確實也是一個蠻可以討論的話題,但我不敢說誰對誰錯。就看設計者對
自已的設計物的看法。
--
: ※ 引述《ppopzj (傻強)》之銘言:
: : 用懸臂梁的方式取代短梁檢討確實好處理很多。這算不算是
: : 取巧,明明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處理,像採用非線性分析、靜
: : 力推進求得該桿件實際剪力大小做設計,而不要一味的選擇
: : 用法規建議的方式(Mp + Mp) / L來做設計。
: 法規不是建議啊,是要求啊,要求
: 如果短梁可以用靜力推完只要配基本剪力筋的話,
: 我想以上的討論基本上都不用討論了
其實這邊你不太需要回應,因為這邊我只是在打高空,隨便講講
而以。主要是想說依法規設計出來的東西也不會是結構的實際行
為。我自已也不會用非線性行為來做設計。
: : 耐震設計最高原則應該是"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 如今法規卻使得結構物大震不壞。
: 法規不是大震不壞,是大震讓人有時間跑出來
: 如果梁剪力不足,是只有開裂?還是梁會剪斷?
: 為什麼要設計到VP,是為了要讓梁達到法規要的塑鉸時還不致於剪斷嗎?
: 那這不就只是大震不倒..
梁產生剪力破壞之後房子會倒嗎?現在市面上不是很多結構補強的廠商,
有沒有用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剪力補強的案子蠻多的。
: : 短梁如果在一般地震力下即產生剪力裂縫,這確實是有值得
: : 檢討的地方。
: 短梁如果在你設計到VP的配筋,結果在一般地震力下還有剪力裂縫..
: 那真的非常值得檢討!
: : 這位板友的意思是應該是短梁內加鋼板,成本應該不會提高太多,我見過設
: : 計公司如此設計,是否是好方法,見人見智囉。
: 短梁內加鋼板..之前的公司老闆有提過這個方法,不過請注意
: 只有SRC才能用鋼板吃到夠哦... RC是有上限的
: 另外.. 施工做的到的,大概是外貼鋼版.. 內加鋼版應該要有一些有創意的施工方法
這個議提確實是可以討論,用RC規範定議剪力強度有上限,
那SRC規範定議剪力強度呢??
那我可不可以只有這隻梁當成SRC設計??
我的想法是因為台灣的規範都個走個的,沒有統合,才會出現這種奇特的現像。
我RC做不過,我就把他當成SRC的現像。
: : 這樣講談話就比較嚴肅了。
: : 符合法規地震下房子就一定不會倒?不符合法規地震下房子就一定倒?
: : 921的經驗告訴我不是絕對,房子會不會倒不是結構設計規劃決定,
: 嘖嘖,921能對您有經驗.. 那你也是老老手了..前輩~
: 921我還在唸書耶.. ~
: 符合法規的房子倒了沒責任
: 不符合法規的房子倒了有責任
: 結構設計是負責房子不會倒嗎?
好說好說,921發生的時候我還只是高中生,設計經驗不只來至於自已的設計案,
921的報告、專討、研究非常的多,我想也可以吸收進來當成我們的經驗,這樣不
算是經驗嗎。
結構設計責任不是負責房子會不會倒??那結構設計的責任是??
: : 其實每個人設計想法均有他的考量,不應否定別人的設計想法。
: : 如果將短梁兩端設定為鉸接,那短梁將不承受地震力,那地震力
: : 將由其他桿件吸收,地震後短梁會產生塑性角,但不會出現剪力
: : 裂縫,而主體結構與分析時相同,並未造成實際的不保守,不失
: : 為一個方法。怎麼說別人在自我催眠。
: 這說法讓我的感覺是,短梁設計不出來的時候,就把梁兩端設鉸接
: 鉸接當然吃不到地震力,就設計的過了
: 但是您說的「地震後短梁會產生塑角,但不會出現剪力裂縫」
: 這句話真的有爭議..塑鉸的定義是主筋進入降伏階段
: 因為一開始短梁就被設計成不吃地震力,但是實際上他的勁度都在
: RC結構,勁度主要由RC提供,所以這樣設計是否合理,設計的人自己
: 心中要有一把尺~ 是不是自我催眠可能說的比較重一點
: 市面上有些公司設計的鋼筋量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很少的意思)
: 我們不說他錯,而是要問自己,會不會這樣去設計一棟房子
: 這樣設計心安嗎?
: 我可能比較主觀一點的看,我覺的這樣設計是錯的,當然,您說的也是
: 設計沒有什麼對或錯,還是要看你要的市場在哪邊。
這個部份我跟你的想法很接近,有的人可以用取巧的方式來得到較佳的解,
但這個不至於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設計者的想法,雖然我大概你知道你提的
是那間公司,之前因為業主要求我們調整成與他們接近所以有給我們圖,就
很明顯的發現,此事務所的想法跟我們差蠻遠的,地下室不需採耐震設計。
這個確實也是一個蠻可以討論的話題,但我不敢說誰對誰錯。就看設計者對
自已的設計物的看法。
--
Tags:
土木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短梁問題
By Elma
at 2011-07-25T13:07
at 2011-07-25T13:07
我想買ACI318-08規範和318-05的NOTE
By Rosalind
at 2011-07-25T12:55
at 2011-07-25T12:55
短梁問題
By Isabella
at 2011-07-25T12:53
at 2011-07-25T12:53
短梁問題
By Daniel
at 2011-07-25T01:17
at 2011-07-25T01:17
短梁問題
By Lauren
at 2011-07-25T00:47
at 2011-07-25T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