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甘苦談:我不是翻譯機 - 翻譯
By Blanche
at 2008-05-26T11:15
at 2008-05-26T11: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erd (貓)》之銘言:
: 純就這兩段來看,我覺得,這位譯者的行為說好聽一點是讓文章變得淺顯易讀,
: 說難聽一點就是在竄改了。
: 不過,這其實也是個頗有討論空間的議題。
: 有人堅持作者說一就是一,從句型到用字都神聖不可侵犯,必須保留原汁原味。
: 但是,也有人認為譯者的責任就是設法將原文轉化為通順的另一種語言。
: 那麼,不知各位版友是怎麼想的?
: (寫這篇的途中被打斷數次,思緒已亂,本想放棄卻又捨不得,
: 所以只好用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結尾……離家獨居的誘惑越來越強了XD)
我來給點分享:)
我的翻譯大原則是:儘量去複製原文給原文讀者的感受。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黑格爾的著作,是連當時的德國大學生和教授都感頭痛的書。
對於這種書,毫不考慮地直譯,幾乎 90% 的段落都是穩妥的。但這種例子不多。
so, 這個原則有很多問題。
首先,這一原則不可避免還是摻雜著譯者的主觀見解
比方說,所謂的「原文讀者」是誰?是「作者寫作時設定的 ideal reader」嗎?
這是我得靠自己的判斷想像出來的。有時答案很好找,但有時卻不好找。
再者,實踐上它並沒有標準答案。原文出現的語境跟我們完全不同時,
以致於這種感受難以精確「複製」時,該怎麼處理?
舉例來說,南方四賤客裡的政治笑話,
中文配音時都把台灣政治人物的時事拿來亂配一通,完全脫離原對話內容
這是很了不起的作法,在電視節目上這樣作不但無可厚非,甚至值得嘉許
(這是一種並非為了追求淺顯易讀而執行的「竄改」)
但如果今天我是在翻譯一本學術性質比較濃厚的書籍,是不能這麼作的
我只能將中文讀者不熟悉的政治指涉譯出,並另外加上註解
這種「老實依據原文+註解」的作法並不能反映出「原文讀者」的體驗
就像我讀 Joyce - Ulysses 往往要看完 Annotation 才知道他的
笑點是什麼時,我是笑不出來的
所以說,我們可以實踐這個原則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又需要妥協,還是得
靠我們自己在個案狀況下的判斷力。
回到原來新聞裡這個鳥蛋藍的例子好了。我會問我自己幾個問題:
對於英語讀者來說,bird's egg blue 究竟是常見的譬喻,還是罕見的,甚至古怪的?
這個作者是否以生僻奇險的修辭手法著稱?他在這個段落,這一章裡用這個說法
有 shock reader 的意圖嗎?
如果它是常見的,那我們應該往意譯的方向上去考慮
如果它並非常見,我們就再問,「鳥蛋藍」在中文裡怪不怪?
我個人認為是滿怪的。那還要進一步問,bird's egg blue 跟「鳥蛋藍」感覺像嗎?
兩者的「怪」是差不多感覺的怪嗎?
雖然鳥蛋藍好像是正確的翻譯,但卻還是怪怪的。
"bird's egg blue" 的美感還是有一些。
「鳥蛋藍」,好像只有古怪,卻少了那一點美感。需要再找更好的用詞…
(這些推論、判斷都有討論空間,我只是用它來舉例,表明我的翻譯策略)
這就帶到了這個原則的第三點實踐上的困難:我能靠這個原則譯出多少「原汁原味」,
取決於我究竟多麼了解這個作者。我認為不重要的地方,是否就是作者認為不重要的?
我認為需講究譯詞犧牲流暢處,作者若用中文寫也心甘情願這麼作嗎?
但 a.也許作者根本沒我想像的那麼認真。 (而且當代思想又很愛講「作者已死」
或是拒斥啟蒙主體性之類的東西,我這裡的作者導向譯法在這幫思想家眼中
看是很保守的) b.完全了解作者的譯者 (完美譯者、理想譯者) 是不存在的。
b. 比 a. 還重要,這顯示出,譯者最需要小心的陷阱之一就是「自作聰明」
他還是奉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好。
他有一定的把握他懂,他就意譯、直譯、甚至修改、改寫之。
他沒有把握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搞懂;再搞不懂,就老老實實地譯,
不美化也不改寫。譯者只是譯者,他不懂之處無須粉飾,
交給聰明有天分的讀者去破解即可。
儘管有這種種困難和例外狀況,我還是堅持 (在大部分時候) 用這個原則來翻譯
因為老實講,翻譯永遠都是個案處理,講這些問題也只是想說,
翻譯原則不過幫助心態的建立,觀念的穩妥,實踐到個案上仍完全是另一回事。
又,我翻久了,更是堅持此一原則的理由在於:譯者是個難幹的工作,作好是應該,
作壞是活該,所以譯者的最大誘惑往往來自譯文的潛在讀者,因為怕被罵啊。
至於作者?他可能根本不懂譯文,甚至早就作古了,誰還管他啊?
so, 儘管有時譯者知道怎樣作比較「正確」,卻為了所謂「讓讀者讀來通暢」
或是「翻譯就是要讓不諳原文的讀者藉譯文了解內容」之類的藉口而改寫了文字,
從而改寫了意義,雖然他是自覺地「修改」了文字,但卻並非出於合理的理由。
既然某種意義上說,翻譯確實是在原作者和譯文讀者間的平衡與妥協
那麼我採取這一原則,可以讓我作為譯者自然傾向的讀者方稍稍回擺一些
最後補充一下,
我自己的翻譯範圍是很狹小的,幾乎只專攻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中譯,
所以,我提出的經驗分享可能只適用於我習慣的領域。
--
"I used to be indecisive but
now I'm not so sure."
--
: 純就這兩段來看,我覺得,這位譯者的行為說好聽一點是讓文章變得淺顯易讀,
: 說難聽一點就是在竄改了。
: 不過,這其實也是個頗有討論空間的議題。
: 有人堅持作者說一就是一,從句型到用字都神聖不可侵犯,必須保留原汁原味。
: 但是,也有人認為譯者的責任就是設法將原文轉化為通順的另一種語言。
: 那麼,不知各位版友是怎麼想的?
: (寫這篇的途中被打斷數次,思緒已亂,本想放棄卻又捨不得,
: 所以只好用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結尾……離家獨居的誘惑越來越強了XD)
我來給點分享:)
我的翻譯大原則是:儘量去複製原文給原文讀者的感受。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黑格爾的著作,是連當時的德國大學生和教授都感頭痛的書。
對於這種書,毫不考慮地直譯,幾乎 90% 的段落都是穩妥的。但這種例子不多。
so, 這個原則有很多問題。
首先,這一原則不可避免還是摻雜著譯者的主觀見解
比方說,所謂的「原文讀者」是誰?是「作者寫作時設定的 ideal reader」嗎?
這是我得靠自己的判斷想像出來的。有時答案很好找,但有時卻不好找。
再者,實踐上它並沒有標準答案。原文出現的語境跟我們完全不同時,
以致於這種感受難以精確「複製」時,該怎麼處理?
舉例來說,南方四賤客裡的政治笑話,
中文配音時都把台灣政治人物的時事拿來亂配一通,完全脫離原對話內容
這是很了不起的作法,在電視節目上這樣作不但無可厚非,甚至值得嘉許
(這是一種並非為了追求淺顯易讀而執行的「竄改」)
但如果今天我是在翻譯一本學術性質比較濃厚的書籍,是不能這麼作的
我只能將中文讀者不熟悉的政治指涉譯出,並另外加上註解
這種「老實依據原文+註解」的作法並不能反映出「原文讀者」的體驗
就像我讀 Joyce - Ulysses 往往要看完 Annotation 才知道他的
笑點是什麼時,我是笑不出來的
所以說,我們可以實踐這個原則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又需要妥協,還是得
靠我們自己在個案狀況下的判斷力。
回到原來新聞裡這個鳥蛋藍的例子好了。我會問我自己幾個問題:
對於英語讀者來說,bird's egg blue 究竟是常見的譬喻,還是罕見的,甚至古怪的?
這個作者是否以生僻奇險的修辭手法著稱?他在這個段落,這一章裡用這個說法
有 shock reader 的意圖嗎?
如果它是常見的,那我們應該往意譯的方向上去考慮
如果它並非常見,我們就再問,「鳥蛋藍」在中文裡怪不怪?
我個人認為是滿怪的。那還要進一步問,bird's egg blue 跟「鳥蛋藍」感覺像嗎?
兩者的「怪」是差不多感覺的怪嗎?
雖然鳥蛋藍好像是正確的翻譯,但卻還是怪怪的。
"bird's egg blue" 的美感還是有一些。
「鳥蛋藍」,好像只有古怪,卻少了那一點美感。需要再找更好的用詞…
(這些推論、判斷都有討論空間,我只是用它來舉例,表明我的翻譯策略)
這就帶到了這個原則的第三點實踐上的困難:我能靠這個原則譯出多少「原汁原味」,
取決於我究竟多麼了解這個作者。我認為不重要的地方,是否就是作者認為不重要的?
我認為需講究譯詞犧牲流暢處,作者若用中文寫也心甘情願這麼作嗎?
但 a.也許作者根本沒我想像的那麼認真。 (而且當代思想又很愛講「作者已死」
或是拒斥啟蒙主體性之類的東西,我這裡的作者導向譯法在這幫思想家眼中
看是很保守的) b.完全了解作者的譯者 (完美譯者、理想譯者) 是不存在的。
b. 比 a. 還重要,這顯示出,譯者最需要小心的陷阱之一就是「自作聰明」
他還是奉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最好。
他有一定的把握他懂,他就意譯、直譯、甚至修改、改寫之。
他沒有把握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搞懂;再搞不懂,就老老實實地譯,
不美化也不改寫。譯者只是譯者,他不懂之處無須粉飾,
交給聰明有天分的讀者去破解即可。
儘管有這種種困難和例外狀況,我還是堅持 (在大部分時候) 用這個原則來翻譯
因為老實講,翻譯永遠都是個案處理,講這些問題也只是想說,
翻譯原則不過幫助心態的建立,觀念的穩妥,實踐到個案上仍完全是另一回事。
又,我翻久了,更是堅持此一原則的理由在於:譯者是個難幹的工作,作好是應該,
作壞是活該,所以譯者的最大誘惑往往來自譯文的潛在讀者,因為怕被罵啊。
至於作者?他可能根本不懂譯文,甚至早就作古了,誰還管他啊?
so, 儘管有時譯者知道怎樣作比較「正確」,卻為了所謂「讓讀者讀來通暢」
或是「翻譯就是要讓不諳原文的讀者藉譯文了解內容」之類的藉口而改寫了文字,
從而改寫了意義,雖然他是自覺地「修改」了文字,但卻並非出於合理的理由。
既然某種意義上說,翻譯確實是在原作者和譯文讀者間的平衡與妥協
那麼我採取這一原則,可以讓我作為譯者自然傾向的讀者方稍稍回擺一些
最後補充一下,
我自己的翻譯範圍是很狹小的,幾乎只專攻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中譯,
所以,我提出的經驗分享可能只適用於我習慣的領域。
--
"I used to be indecisive but
now I'm not so sure."
--
Tags:
翻譯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08-05-27T13:29
at 2008-05-27T13:29
By Poppy
at 2008-05-31T05:09
at 2008-05-31T05:09
By Genevieve
at 2008-06-04T22:13
at 2008-06-04T22:13
By Victoria
at 2008-06-07T12:14
at 2008-06-07T12:14
By Regina
at 2008-06-11T20:42
at 2008-06-11T20:42
By Cara
at 2008-06-14T07:38
at 2008-06-14T07:38
By Ina
at 2008-06-17T19:15
at 2008-06-17T19:15
By Madame
at 2008-06-20T08:01
at 2008-06-20T08:01
By Edward Lewis
at 2008-06-24T09:51
at 2008-06-24T09:51
By Caitlin
at 2008-06-25T21:15
at 2008-06-25T21:15
By Bethany
at 2008-06-28T12:10
at 2008-06-28T12:10
By Linda
at 2008-07-01T02:44
at 2008-07-01T02:44
By Catherine
at 2008-07-05T05:58
at 2008-07-05T05:58
By Elvira
at 2008-07-09T23:25
at 2008-07-09T23:25
By Anonymous
at 2008-07-12T03:58
at 2008-07-12T03:58
By Leila
at 2008-07-13T07:51
at 2008-07-13T07:51
Related Posts
校對格式
By Emma
at 2008-05-25T13:45
at 2008-05-25T13:45
譯者甘苦談:我不是翻譯機
By Selena
at 2008-05-25T13:21
at 2008-05-25T13:21
翻譯 且聽陳錫蕃、王麗莎怎麼說
By Anonymous
at 2008-05-24T17:40
at 2008-05-24T17:40
多語主義的歐盟擁有全球最大的翻譯機構
By Blanche
at 2008-05-24T16:54
at 2008-05-24T16:54
翻譯因緣
By Odelette
at 2008-05-24T16:21
at 2008-05-24T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