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怎麼改進英式中文〉 1 - 翻譯
By Ingrid
at 2009-05-29T11:47
at 2009-05-29T11:47
Table of Contents
無意中發現的文章,細細讀來,獲益實多。分享給大家。
--
〈怎樣改進英式中文?──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余光中
輯自《明報月刊》1987年10月號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七十年間,中文的變化極大。一方面,優秀的作家與學者
筆下的白話文愈寫愈成熟,無論表情達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運用自如。另一方面
,道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與民間文學的白話文,和我們的關係日漸生疏,而英文
的影響,無論來自直接的學習或是間接的潛移默化,則日漸顯著,因此一般人筆下
的白話文,西化的病態日漸嚴重。一般人從大眾傳媒學到的,不僅是流行的觀念,
還有那些觀念賴以包裝的種種說法;有時,那些說法連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
的中文雖因地區不同而互見差異,但共同的趨勢都是繁瑣與生硬,例如中文本來是
說「因此」,現在不少人卻愛說「基於這個原因」;本來是說「問題很多」,現在
不少人卻愛說「有很多問題存在」。對於這種化簡為繁、以拙代巧的趨勢,有心人
如果不及時提出警告,我們的中文勢必越變越差,而道地中文原有的那種美德,那
種簡潔而又靈活的語文生態,也必將面目全非。
中文也有生態嗎?當然有。措詞簡潔、句式靈活、聲調鏗鏘,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
常態。能順著這樣的生態,就能長保中文的健康。要是處處違拗這樣的生態,久而
久之,中文就會污染而淤塞,危機日漸迫近。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機,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歲時有志於中文創新的
試驗,自問並非語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於中文創作的人,都不會認為善用四字成
語就是創作的能事。反之,寫文章而處處仰賴成語,等於只會用古人的腦來想,只
會用古人的嘴來說,絕非豪傑之士。但是,再反過來說,寫文章而不會使用成語,
問題就更大了。寫一篇完全不帶成語的文章,不見得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這樣
的文章要寫得好,就更難能可貴。目前的情形是,許多人寫中文,已經不會用成語
,至少會用的成語有限,顯得捉襟見肘。一般香港學生目前只會說「總的來說」,
卻似乎忘了「總而言之」。同樣地,大概也不會說「一言難盡」,只會說「不是一
句話就能夠說得清楚的」。
成語歷千百年而猶存,成為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千錘百鍊」,字義對稱,平仄協
調,如果一定要說成「千鍊百錘」,當然也可以,不過聽來不順,不像「千錘百鍊
」那樣含有美學。同樣,「朝秦暮楚」、「齊大非偶」、「樂不思蜀」等語之中,
都含有中國的歷史。成語的衰退正顯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識的萎縮。
英文沒有學好,中文卻學壞了,或者可說,帶壞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
緩慢而適度的西化甚至是難以避免的趨勢,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長補短。但是太快
太強的西化,破壞了中文的自然生態,就成了惡性西化。這種危機,有心人都應該
及時警覺而且努力抵制。在歐洲的語文裏面,文法比較單純的英文恐怕是最近於中
文的了。儘管如此,英文與中文仍有許多基本的差異,無法十分融洽。這一點,凡
有中英文互譯經驗的人,想必都能同意。其實,研究翻譯就等於研究比較語言學。
以下擬就中英文之間的差異,略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
--
Tags:
翻譯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關於先前有一篇文章
By Rosalind
at 2009-05-28T19:04
at 2009-05-28T19:04
請問香港和大陸的譯者哪裡找?
By Adele
at 2009-05-27T17:33
at 2009-05-27T17:33
英文CV翻譯-337字-緊急(已洽談中)
By Candice
at 2009-05-27T10:48
at 2009-05-27T10:48
動畫中翻英 請幫幫忙
By Daniel
at 2009-05-26T10:13
at 2009-05-26T10:13
Re: 譯者權益促進團體 說明會 召集令(改期)
By Daniel
at 2009-05-25T22:05
at 2009-05-25T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