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阿達 - 工程師
By Doris
at 2018-11-02T21:32
at 2018-11-02T21:32
Table of Contents
因朋友帳號已遭刪除,僅幫朋友代PO,不回覆,謝謝
先從結論講:這間公司只適合想來日本工作但沒有其他選擇的人。
如果你 20 歲出頭在臺灣剛畢業或大三大四,請你好好把握一年一度大手日商來台徵才的機會。大手日商對新卒的教育和福利都很好,一生一次的機會請把握。
如果你在台灣工作了幾年並有很明確的一技之長,可以先來日本打工度假,再透過你的英日語能力和專業技能面試進入一家比較國際化的公司。(一般直接從台灣丟履歷到日本應徵的難度很高,這邊已經有滿坑滿谷的中國人)
如果你正在日本唸書的話,嗯,好好聽學長姐的建議不用我多說。
如果你不符合以上任何一項又硬要來日本,也許台商日本分公司是你唯一選擇。(如果你不想進日本鄉下中小企業的話)
話題回到 DEJ ,以下依照一般日本轉職網站對企業的評價項目來做經驗分享。
組織体制・企業文化
DEJ 就是幫臺灣 BU 跑日本客人的地方,業務就是找生意,工程師就是做售後服務(ㄔㄨˇㄌㄧˇㄅㄨˋㄌㄧㄤˊㄆㄧㄣˇㄌㄢˋㄊㄢㄗ˙)。104 上有些研究開發職但那些騙人居多,最後大概都會被叫去做以上兩種業務。
員工 8 成都是臺灣人和中國人,有種出公司日本,進公司臺灣的感覺。好處是不會有職場文化上的不適應,壞處是日文進步不會很快。
日本人的話一些是退休顧問,大部分是日本大公司的前高階主管,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傳統日本企業的工作精神。(有時候有點囉嗦就是XD)一些是有臺灣家人或喜歡臺灣的工作環境所以進來的,另外一部份就是,恩,訳あり。
年収・給与制度
台商牽到日本還是台商,基本的給薪理念就是用最低的薪資請到最好(沒有其他選擇)的人。實際的薪資由社長親手手寫在你的契約上。人事權幾乎由臺灣社長一個人掌握,你問中階主管有關薪資和調職等的事情他應該會叫你直接去找社長談,簡單來說就是一家非常人治的公司。你的工作強度和部門氣氛則完全由部門主管決定。有完全不喝酒六七點就回家的部門,也有每天加班又愛喝的部門。
另外這邊都是一年一簽的契約社員(但聽說是不會火人),沒有退休金,只有交通補助沒有住宅補貼,出差費有但不算多。薪水 range 差滿大的,聽過有 30 幾歲拿 18 萬 JPY 的,我個人是扣稅後大概入帳有 19 萬,沒有加班費。想加薪的話要拿著業績去找社長談,不然就是一年加 2000 到 6000 JPY 吧。有聽過在臺灣當 RD 幾年的起薪談到 30 萬 JPY 左右,基本上也是重理輕文。
モチベーション(Motivation)
新進員工離職率很高,跟我同期進來的三年內走了一半以上吧。你只要是普通人願意留下來升主管的機會滿高的。(只是在我看來有不少明顯人格有問題的人也當了主管......)
因為沒加班費大部分的人都會盡可能的少接(推)工作,部門業績好或個人考績好的話還是會拿到獎金。(年薪保障 16 個月 + 部門績效獎金 + 個人表現獎金)我拿過 16 個月 + 1 個月 + 10 萬 JPY 這樣,業績特好的部門傳說有到 16 + 10 個月。但個人覺得在這公司加班 CP 值很低就是.......然後產品出了問題或客人要求去視察工廠等你的假期可能就沒了 (什麼當然沒補假也沒加班費囉,日本客人爽領日薪 1.5 -2 倍加班費你做白工)
成長・キャリア開発 (公司成長性,職涯發展)
營收主要還是在傳統的電源和風扇,近幾年有在推一些品牌生意像 EV CHARGER 和 IOT 等,但我覺得應該沒什麼搞頭,高層喊很大聲要轉型但制度和心態還是 OEM ODM。
職涯發展的話個人覺得首先沒退休金就不值得長久待在這了,有些老員工說胸無大志沒什麼本事的話待在這對旅日臺灣人來說是最舒服的。也許是這樣,日商基本上升非日本人的機率近乎零,歐美商也都是 HQ 直接派人來居多,但稍微有一點規模的都會幫你提撥退休金。
另一個選擇是做一陣子回臺灣 BU ,但重視日本市場的 BU 基本上沒有 (日本市場 = 量少客人要求多麻煩加上語言不通),BU 眼中有能力的都會去歐美所以 BU 可能也不太會理你。(確實不少 DEJ 員工都說要是我學的會英文早就去外商了)
然後 DEJ 的客人都是日本大公司,如果表現的好的話也許有機會去應徵客人公司。
人材の長期育成(人才培養)
感覺公司有想要做,但人才培養首先需要的是制度和經費。日商請新卒聽說是把這個人和一億日幣放在天平上評估來決定要不要請,一個日本大學生進來公司一開始一定沒啥貢獻燒公司錢,但公司願意花幾年薪水讓你來慢慢做到會,前輩也要抽時間出來教你,這對願意付加班費的公司是很大的成本,更別提建立專業人資部的成本...............台商就只是喊喊口號但要花錢的部分就免了。
至於來這間公司究竟學不學的到東西呢.........我覺得都是做中學所以看你做了多少事。但要學到專業技術我覺得是不可能的,這邊工作內容以日常業務打雜為主。BU 給你一些資料都會考慮三秒怕你洩漏給出去。
結論
恩...你都花了這麼多時間和成本學了日文,為什麼找工作時不再努力一點呢?以上。
然後有幾件事我必須提一下,不做主觀評斷僅告知客觀事實。
如果在這間公司開公務車發生意外或不小心損壞配給的手機筆電的話會被要求以個人名義賠償部分費用。
如果一個月內海外出差超過 10 天會被依照出差日數扣交通補助。(我明明記得定期卷只能按月買啊?!)
--
先從結論講:這間公司只適合想來日本工作但沒有其他選擇的人。
如果你 20 歲出頭在臺灣剛畢業或大三大四,請你好好把握一年一度大手日商來台徵才的機會。大手日商對新卒的教育和福利都很好,一生一次的機會請把握。
如果你在台灣工作了幾年並有很明確的一技之長,可以先來日本打工度假,再透過你的英日語能力和專業技能面試進入一家比較國際化的公司。(一般直接從台灣丟履歷到日本應徵的難度很高,這邊已經有滿坑滿谷的中國人)
如果你正在日本唸書的話,嗯,好好聽學長姐的建議不用我多說。
如果你不符合以上任何一項又硬要來日本,也許台商日本分公司是你唯一選擇。(如果你不想進日本鄉下中小企業的話)
話題回到 DEJ ,以下依照一般日本轉職網站對企業的評價項目來做經驗分享。
組織体制・企業文化
DEJ 就是幫臺灣 BU 跑日本客人的地方,業務就是找生意,工程師就是做售後服務(ㄔㄨˇㄌㄧˇㄅㄨˋㄌㄧㄤˊㄆㄧㄣˇㄌㄢˋㄊㄢㄗ˙)。104 上有些研究開發職但那些騙人居多,最後大概都會被叫去做以上兩種業務。
員工 8 成都是臺灣人和中國人,有種出公司日本,進公司臺灣的感覺。好處是不會有職場文化上的不適應,壞處是日文進步不會很快。
日本人的話一些是退休顧問,大部分是日本大公司的前高階主管,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傳統日本企業的工作精神。(有時候有點囉嗦就是XD)一些是有臺灣家人或喜歡臺灣的工作環境所以進來的,另外一部份就是,恩,訳あり。
年収・給与制度
台商牽到日本還是台商,基本的給薪理念就是用最低的薪資請到最好(沒有其他選擇)的人。實際的薪資由社長親手手寫在你的契約上。人事權幾乎由臺灣社長一個人掌握,你問中階主管有關薪資和調職等的事情他應該會叫你直接去找社長談,簡單來說就是一家非常人治的公司。你的工作強度和部門氣氛則完全由部門主管決定。有完全不喝酒六七點就回家的部門,也有每天加班又愛喝的部門。
另外這邊都是一年一簽的契約社員(但聽說是不會火人),沒有退休金,只有交通補助沒有住宅補貼,出差費有但不算多。薪水 range 差滿大的,聽過有 30 幾歲拿 18 萬 JPY 的,我個人是扣稅後大概入帳有 19 萬,沒有加班費。想加薪的話要拿著業績去找社長談,不然就是一年加 2000 到 6000 JPY 吧。有聽過在臺灣當 RD 幾年的起薪談到 30 萬 JPY 左右,基本上也是重理輕文。
モチベーション(Motivation)
新進員工離職率很高,跟我同期進來的三年內走了一半以上吧。你只要是普通人願意留下來升主管的機會滿高的。(只是在我看來有不少明顯人格有問題的人也當了主管......)
因為沒加班費大部分的人都會盡可能的少接(推)工作,部門業績好或個人考績好的話還是會拿到獎金。(年薪保障 16 個月 + 部門績效獎金 + 個人表現獎金)我拿過 16 個月 + 1 個月 + 10 萬 JPY 這樣,業績特好的部門傳說有到 16 + 10 個月。但個人覺得在這公司加班 CP 值很低就是.......然後產品出了問題或客人要求去視察工廠等你的假期可能就沒了 (什麼當然沒補假也沒加班費囉,日本客人爽領日薪 1.5 -2 倍加班費你做白工)
成長・キャリア開発 (公司成長性,職涯發展)
營收主要還是在傳統的電源和風扇,近幾年有在推一些品牌生意像 EV CHARGER 和 IOT 等,但我覺得應該沒什麼搞頭,高層喊很大聲要轉型但制度和心態還是 OEM ODM。
職涯發展的話個人覺得首先沒退休金就不值得長久待在這了,有些老員工說胸無大志沒什麼本事的話待在這對旅日臺灣人來說是最舒服的。也許是這樣,日商基本上升非日本人的機率近乎零,歐美商也都是 HQ 直接派人來居多,但稍微有一點規模的都會幫你提撥退休金。
另一個選擇是做一陣子回臺灣 BU ,但重視日本市場的 BU 基本上沒有 (日本市場 = 量少客人要求多麻煩加上語言不通),BU 眼中有能力的都會去歐美所以 BU 可能也不太會理你。(確實不少 DEJ 員工都說要是我學的會英文早就去外商了)
然後 DEJ 的客人都是日本大公司,如果表現的好的話也許有機會去應徵客人公司。
人材の長期育成(人才培養)
感覺公司有想要做,但人才培養首先需要的是制度和經費。日商請新卒聽說是把這個人和一億日幣放在天平上評估來決定要不要請,一個日本大學生進來公司一開始一定沒啥貢獻燒公司錢,但公司願意花幾年薪水讓你來慢慢做到會,前輩也要抽時間出來教你,這對願意付加班費的公司是很大的成本,更別提建立專業人資部的成本...............台商就只是喊喊口號但要花錢的部分就免了。
至於來這間公司究竟學不學的到東西呢.........我覺得都是做中學所以看你做了多少事。但要學到專業技術我覺得是不可能的,這邊工作內容以日常業務打雜為主。BU 給你一些資料都會考慮三秒怕你洩漏給出去。
結論
恩...你都花了這麼多時間和成本學了日文,為什麼找工作時不再努力一點呢?以上。
然後有幾件事我必須提一下,不做主觀評斷僅告知客觀事實。
如果在這間公司開公務車發生意外或不小心損壞配給的手機筆電的話會被要求以個人名義賠償部分費用。
如果一個月內海外出差超過 10 天會被依照出差日數扣交通補助。(我明明記得定期卷只能按月買啊?!)
--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1-05T11:58
at 2018-11-05T11:58
By Odelette
at 2018-11-07T14:42
at 2018-11-07T14:42
By Tom
at 2018-11-10T10:51
at 2018-11-10T10:51
By Vanessa
at 2018-11-14T03:22
at 2018-11-14T03:22
By Emily
at 2018-11-15T02:06
at 2018-11-15T02:06
By Hedda
at 2018-11-15T10:34
at 2018-11-15T10:34
By Madame
at 2018-11-20T00:44
at 2018-11-20T00:44
By Puput
at 2018-11-23T06:40
at 2018-11-23T06:40
By Elma
at 2018-11-28T03:04
at 2018-11-28T03:04
By Freda
at 2018-11-28T07:55
at 2018-11-28T07:55
By Gary
at 2018-12-01T18:38
at 2018-12-01T18:38
By Dinah
at 2018-12-04T22:02
at 2018-12-04T22:02
By Liam
at 2018-12-09T02:12
at 2018-12-09T02:12
By Enid
at 2018-12-10T17:36
at 2018-12-10T17:36
By Iris
at 2018-12-15T13:49
at 2018-12-15T13:49
By Andrew
at 2018-12-19T04:29
at 2018-12-19T04:29
By Aaliyah
at 2018-12-23T01:39
at 2018-12-23T01:39
By Ophelia
at 2018-12-27T20:15
at 2018-12-27T20:15
By Doris
at 2019-01-01T19:49
at 2019-01-01T19:49
By Queena
at 2019-01-03T13:15
at 2019-01-03T13:15
By Lily
at 2019-01-05T22:13
at 2019-01-05T22:13
By Enid
at 2019-01-08T15:55
at 2019-01-08T15:55
By Andrew
at 2019-01-11T14:53
at 2019-01-11T14:53
By Linda
at 2019-01-16T02:25
at 2019-01-16T02:25
By William
at 2019-01-17T08:27
at 2019-01-17T08:27
By Rachel
at 2019-01-18T20:51
at 2019-01-18T20:51
By Candice
at 2019-01-20T22:15
at 2019-01-20T22:15
By Quintina
at 2019-01-23T15:38
at 2019-01-23T15:38
By Lucy
at 2019-01-28T06:41
at 2019-01-28T06:41
By Yuri
at 2019-01-31T14:49
at 2019-01-31T14:49
By Bennie
at 2019-02-05T02:55
at 2019-02-05T02:55
By Jacob
at 2019-02-05T14:37
at 2019-02-05T14:37
By Poppy
at 2019-02-05T17:16
at 2019-02-05T17:16
By Queena
at 2019-02-06T21:49
at 2019-02-06T21:49
By Faithe
at 2019-02-08T04:43
at 2019-02-08T04:43
By Hedy
at 2019-02-12T16:37
at 2019-02-12T16:37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2-17T08:25
at 2019-02-17T08:25
By Kama
at 2019-02-19T09:45
at 2019-02-19T09:45
By Anthony
at 2019-02-22T02:17
at 2019-02-22T02:17
By Jake
at 2019-02-25T07:12
at 2019-02-25T07:12
By Ivy
at 2019-02-27T15:42
at 2019-02-27T15:42
Related Posts
組織改革
By Ophelia
at 2018-11-02T20:01
at 2018-11-02T20:01
用完1年就丟?陸企挖角薪水降低 台灣工
By Kama
at 2018-11-02T18:44
at 2018-11-02T18:44
前9月慘虧176.8億 富智康全年虧損將再破紀錄
By Margaret
at 2018-11-02T18:32
at 2018-11-02T18:32
有關錄取通知書(offer)的問題
By Linda
at 2018-11-02T18:26
at 2018-11-02T18:26
韓國尖端技術外泄嚴重 七成遭中共竊取
By Victoria
at 2018-11-02T17:32
at 2018-11-02T17:32